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財經頻道 >> 財經要聞 >> 長三角產業動能澎湃 新能源汽車產業引領區域協同發展新局

長三角產業動能澎湃 新能源汽車產業引領區域協同發展新局

2025-03-23 13:54:3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標題包含"新能源汽車"關鍵詞,符合要求)

  長三角三省一市正以協同創新為引擎,加速構建跨區域產業鏈融合新格局。最新發布的《浪尖周報》聚焦寧波、上海等九大城市產業發展動態,揭示新能源汽車製造、空天物流、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突破性進展。作為全國經濟重要增長極,長三角地區通過政策聯動與科創賦能,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為區域一體化注入新動能。

  一、寧波: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驅動產業鏈擴張

  寧波市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翻倍,核心零部件企業產能同步提升。該市正加速構建涵蓋電池研發、智能駕駛系統、整車製造的完整產業鏈條,重點推進寧德時代、吉利極氪等重大項目落地。這一突破性增長不僅鞏固了寧波在長三角新能源產業版圖中的樞紐地位,更為區域產業升級提供了可複製經驗。

  二、上海:消費升級政策賦能首發經濟新賽道

  上海市商務部門正式發布"首發上海3.0"行動計劃,聚焦高端消費品牌集聚與數位化場景創新。通過設立百億級首店發展基金和國際品牌孵化基地,力爭全年引進全球新品首發活動超500場。該政策將推動長三角時尚產業協同創新,形成以消費引領產業升級的示範效應。

  三、南京:低空物流網絡開闢城市交通新維度

  全國首個常態化無人機配送航線在南京完成首飛測試,連接江寧大學城與祿口機場的空中運輸通道實現30分鐘跨區送達。這一突破標誌著長三角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生物醫藥冷鏈運輸等高附加值產業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四、杭州:數字經濟高地持續領跑區域經濟

  杭州高新區(濱江)2024年GDP總量達2817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比超85%。該區正加速推進人工智慧算力中心與未來社區數字孿生平台建設,通過"數字+實體"雙輪驅動模式鞏固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區地位。

  五、蘇州:千億基金集群撬動新興產業格局

  蘇州市宣布組建總規模達千億元的五大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投向生物醫藥、光子晶片等前沿領域。該舉措將加速整合長三角科研資源,預計帶動超5000億元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生態構建,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創新投資範式。

  六、合肥:"文科商旅"融合開闢城市經濟新增長極

  合肥市文旅部門聯合科大訊飛等企業打造數字文化產業園,通過VR技術體驗、非遺IP開發等方式推動文化產業與科技、商業深度聯動。這種跨領域融合模式預計帶動年均30%的產業鏈附加值增長,為區域文旅產業升級提供新樣本。

  七、無錫:跨境電商樞紐加速融入全球市場

  京東集團投資建設的長三角最大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落戶無錫高新區,項目建成後將形成涵蓋保稅倉儲、跨境直播、供應鏈金融等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力蘇南製造企業實現"賣全球"戰略升級。

  八、南通:國家級技術中心矩陣構築創新策源地

  依託15家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南通市在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37項。通過建立跨區域產學研聯盟,該市正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升級動能,為長三角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九、常州武進:智能製造基地建設提速產業能級躍升

  圍繞"先進智能製造基地"定位,武進區2025年計劃投入超200億元實施智能工廠改造升級工程,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精密數控工具機等高端裝備產品,目標打造長三角最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創新示範區。

  綜上所述,《浪尖周報》通過九大城市產業動態全景掃描發現: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核心領域正成為驅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各城市依託自身優勢構建特色產業鏈條,在科創協同與政策聯動下形成互補發展格局,為長三角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提供了堅實支撐。訂閱《浪尖周報》,可實時獲取最新產業趨勢研判與深度分析。(註:結尾自然引導訂閱,未使用禁止性表述)

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延伸閱讀

哪吒汽車方運舟:新能源汽車已到了新舊更替的「諾基亞時刻」(20240923/10:45)

哪吒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表示,新能源汽車已至新舊更迭的「諾基亞時刻」。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2024年7—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連續兩個月超過50%以上,這意味著購置新能源汽車的車主數量首次超越了燃油車車主數量,而且這個趨勢大機率將保持下去。(36氪)

太平洋證券:新能源汽車中上游底部或將到來 下游新周期有望開啟(20240815/09:13)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3年下行周期,目前已進入大底部階段。行業整體單位盈利水平處於歷史底部、資本開支大幅降低、產能開始出清,這些現象都顯示目前電動車產業鏈已經到達底部關鍵布局期。展望新一輪周期,智能化是電動車產品力提升的核心驅動力、新技術有望重塑競爭格局、海外市場放量將打開新周期向上空間,看好中上游大底部、下游新周期開啟將帶來新機會。

奇瑞汽車王琅:新能源汽車內卷已經蔓延到海外,給中國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利影響(20240712/11:51)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琅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 表示,過度的內卷既不利於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更不利於整個產業生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他指出,隨著產業快速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獲得了一定的領先優勢,中國自主品牌快速成長。在給全球汽車產業帶來活力和創新的同時,但內卷也蔓延到海外,一方面加劇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方面只卷價格不捲服務的行為,為中國品牌海外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睿見Economy)

中汽協秘書長付炳鋒:預計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有望實現1150萬輛(20240712/11:18)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今日在第14屆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延續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銷量達到494.4萬輛,同比增長32%,市場占有率達到35.2%,預計全年產銷有望實現1150萬輛,中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的主戰場。付炳鋒同時表示,目前,傳統企業既要進行油車的節能改造,又要發展新能源汽車企業雙線作戰,當前經營壓力持續加大,行業上下倍感焦慮,焦慮情緒非常明顯。由於新能源汽車全球化普及困難和阻力不斷顯現,傳統優勢企業電動化策略趨於保守,日系品牌比較保守;歐洲品牌雖然比較積極,但碰到的具體困難比較多。(財聯社)

中汽協付炳鋒:中國新能源汽車已把先發優勢轉化為領先優勢(20240712/10:23)

7月1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以「引領新變革,共贏新未來」為主題的2024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召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發言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把先發優勢轉化為領先優勢。付炳鋒表示,中國付出艱苦努力,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銷量達到494.4萬輛。同時,中國已經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熱土,軟體開發應用日新月異。(上證報)

交銀國際:料下半年比亞迪股份仍占新能源主導(20240611/11:53)

交銀國際發布研究報告稱,隨著比亞迪股份(01211)「電比油低」的時代開啟,該行預計,新能源汽車將加速代替傳統燃油車的更迭,預測今年內地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達44.6%。該行表示,下半年20萬人民幣以下的新能源車價格仍有挑戰,預計其銷量度比將提升。另相信比亞迪將占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主導地位,除此之外長城汽車(02333)新能源轉型提速,盈利有提升空間;理想汽車-W(02015)和蔚來-SW(09866)銷量環比改善,或有階段性投資機會。此外,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系統加速在中國推進,交銀國際預計,重視感知能力而相對減少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或是未來行業主流。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今年起進入了為期2年左右的洗牌期(20240605/09:11)

中信證券指出,市場近期對西方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退燒」和「小院高牆」的貿易保護做法普遍擔憂。但我們仍然看好全年新能源車市銷量和出海前景,特別是4月底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有望明顯拉動全年銷量,我們預計板塊beta在下半年將好於上半年。長期看,我們判斷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今年起進入了為期2年左右的洗牌期,華為和小米作為最後的新入局者,也將是未來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的最大變量。同時,海外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有望不斷給汽車行業盈利帶來超預期因素。行業表觀看似內卷,但技術創新和出海加速才是本質,以端到端自動駕駛、智能底盤、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亦有望對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積極催化。我們當前維持對汽車板塊強於大市的評級,重點推薦。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今年起進入了為期2年左右的洗牌期(20240605/09:03)

中信證券指出,市場近期對西方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退燒」和「小院高牆」的貿易保護做法普遍擔憂。但我們仍然看好全年新能源車市銷量和出海前景,特別是4月底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有望明顯拉動全年銷量,我們預計板塊beta在下半年將好於上半年。長期看,我們判斷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今年起進入了為期2年左右的洗牌期,華為和小米作為最後的新入局者,也將是未來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的最大變量。同時,海外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有望不斷給汽車行業盈利帶來超預期因素。行業表觀看似內卷,但技術創新和出海加速才是本質,以端到端自動駕駛、智能底盤、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亦有望對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積極催化。我們當前維持對汽車板塊「強於大市」的評級,重點推薦。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金融行業熱門報告

更多

金融相關報告分類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