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在上海開幕之際,行業專家指出,人工智慧技術突破正加速推動半導體市場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隨著全球算力建設需求激增和智能終端應用場景的擴展,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迎來結構性升級機遇,預計到本世紀末市場規模將實現質的飛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下降約11%;但行業已進入V型反彈通道,2024年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近20%,突破6280億美元大關。未來十年市場將持續擴容,到2030年前有望實現全球銷售額超萬億美元的里程碑式跨越。這一增長動能主要來自AI算力建設、智能電動汽車滲透率提升以及物聯網設備規模化應用帶來的需求疊加效應。
當前半導體市場需求結構正發生顯著變化,伺服器和數據中心成為增長最快的賽道。預計到2030年,超過70%的晶片產品將直接服務於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場景。這一趨勢推動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額持續攀升,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尤為突出——數據顯示,我國半導體設備投資規模將在2025年占全球總量約31%,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消費市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生態正加速完善。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區域內已聚集800餘家上下游企業,形成涵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材料供應的完整鏈條,2024年產業規模達近3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6%。區域發展規劃明確將CPU/GPU等高性能計算晶片、車規級晶片研發作為重點方向,並推動與智能駕駛、大模型訓練、人形機器人等終端應用的深度耦合發展。
行業專家強調,AI技術爆發正在重塑半導體產業格局。微系統集成需要突破傳統邊界,在先進位程工藝、封裝技術、軟體算法等領域實現多學科協同創新。當前開放生態模式已從應用層向晶片開發環節延伸,通過產業鏈上下游聯合研發與製造資源整合,將加速推動新一代智能晶片的商業化進程。
總結來看,半導體產業正站在歷史性轉折點上:AI算力需求重構市場格局,中國憑藉龐大的內需規模和全產業鏈布局占據戰略主動,而技術融合創新將成為突破"卡脖子"環節的核心路徑。隨著全球各國在先進位程、封裝技術和材料領域的持續投入,未來十年或將見證半導體行業從"支撐性產業"向"引領型經濟引擎"的全面轉型。
更多半導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信證券認為,2025年SEMICON大會火爆程度再創新高,行業持續迸發新活力,國產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頭部廠商持續高歌猛進,各類新公司、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正在逐漸補齊。國產自主可控併購整合有望加速。同時我們也關注到,國內市場參與者增多,各家廠商加速平台化布局,行業逐漸進入「戰國時代」,未來併購整合是大勢所趨。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SEMICON大會火爆程度再創新高,行業持續迸發新活力,國產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頭部廠商持續高歌猛進,各類新公司、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正在逐漸補齊。國產替代併購整合有望加速。同時也關注到,國內市場參與者增多,各家廠商加速平台化布局,行業逐漸進入「戰國時代」,未來併購整合是大勢所趨。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