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華盛頓時間周四零點起,美國政府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實施的25%關稅正式生效。這項貿易政策升級不僅將推高消費者購車成本,更可能重塑全球汽車產業鏈布局。汽車行業分析師普遍擔憂,持續加碼的關稅壁壘或將導致車企陷入長期成本壓力與市場萎縮的雙重困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關稅的措施已正式實施,並計劃在5月3日前將這一稅率擴展至更多零部件。這意味著從整車到關鍵組件,幾乎所有來自海外市場的供應鏈環節都將面臨額外成本壓力。根據行業測算,新車售價可能因此上漲數千美元,直接衝擊市場需求端。
繼汽車關稅之後,美國宣布對其他進口商品加征10%的"對等關稅",全球60餘個貿易順差國將面臨更嚴苛稅率。儘管汽車行業暫時豁免於新關稅範疇,但持續擴大的貿易壁壘已造成市場恐慌情緒蔓延。車企擔憂供應鏈中斷風險,正加速調整生產布局以規避成本衝擊。
加拿大與墨西哥作為北美自貿協定夥伴,在汽車關稅框架下仍保持特殊地位,兩國相關商品可繼續享受免稅待遇。但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零部件供應商將直面新增成本壓力。包括三大美系車企在內的行業巨頭近期密集呼籲,希望政府對特定低成本組件實施豁免政策以緩解衝擊。
儘管汽車行業暫時避免了全面關稅打擊,但現有措施已引發連鎖反應。分析師指出,即使短期內銷量下滑可能被市場吸收,持續存在的關稅壁壘將迫使車企在定價策略與生產模式間做出艱難抉擇。供應鏈重構需要數年時間完成,期間消費者或將長期承受更高購車成本。
總結來看,美國汽車關稅政策的全面實施標誌著貿易保護主義進入新階段。從短期價格波動到長期產業格局調整,這一舉措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態勢。在跨國產業鏈深度整合的當下,單邊關稅措施不僅衝擊企業利潤空間,更可能削弱技術創新與市場活力,其最終影響或將超出政策制定者預期範圍。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由於新宣布的關稅措施,Stellantis已 「暫停」 其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汽車裝配廠的生產—— 因此,一些美國工人也將被臨時裁員。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主席Sean Fain抨擊了Stellantis的裁員舉措。他在一份聲明中稱:「Stellantis繼續拿工人們的生活開玩笑。這些裁員完全是公司做出的不必要的選擇。這還是老一套,也凸顯了我們破敗的貿易體系存在的所有問題。」加拿大工會Unifor主席Lana Payne表示:「Unifor曾警告說,美國的關稅幾乎會立即傷害到汽車工人,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在汽車關稅生效之前就有裁員舉措宣布。川普即將深刻地認識到北美生產體系是多麼緊密相連,而汽車工人將為他的這一教訓付出代價。」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