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範圍內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持續升溫。2025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GAITC 2025)將於6月7日至8日在浙江杭州舉行,這一盛會不僅將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還將為行業提供深度交流的平台。與此同時,我國人工智慧產業也在加速推進,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首位,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GAITC 2025採用「1+N+X」模式,主報告環節將邀請多位行業領袖進行主旨演講,分享他們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獨到見解。專題活動將聚焦多個垂直領域,深入探討人工智慧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與實踐。此外,大會還將舉辦多場同期活動,為參會者提供更多交流機會。頭部科技企業及創新公司將展示人形機器人、AIGC工具等前沿科技,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截至2025年4月9日,我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達到157.64萬件,占全球申請量的38.58%,穩居全球首位。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活力。目前,我國已培育400餘家人工智慧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據了全球1/10的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期,國內多家科技企業在AI產品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例如,旅行AI「問一問」、AI協同辦公平台「扣子空間」、通用超級智能體「心響」等產品的推出,標誌著人工智慧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進一步深化。隨著大模型的持續疊代,AI技術在各類場景中的落地速度有望加快,催生出更多高價值的產品。未來,人工智慧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和社會進步。
在資本市場,人工智慧相關概念股也備受關注。近一年來,銳明技術、中科創達、傳音控股等企業在機構調研量方面表現突出。從股價表現來看,常山北明、巨輪智能、塞力醫療等股票漲停次數較多,顯示出市場對人工智慧產業的高度認可。這些企業的良好表現,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信心,也為行業注入了更多活力。
2025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的召開,將為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契機。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產業規模及企業數量均位居全球前列,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品的加速落地,人工智慧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社會經濟的全面升級。未來,人工智慧產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為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近期,科技板塊成為A股及港股最具活力的板塊之一。諾安基金科技組基金經理左少逸認為,繼續看好2025年科技板塊行情,或許會出現波折但趨勢不改。左少逸認為,人工智慧的成本下降正推動AR眼鏡、服務機器人等進入消費級市場;應用側大模型深度融入智能駕駛等行業,科技新基建與信創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方向。大模型訓練引發的算力競賽是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降低了大模型訓練和使用成本,為智能終端和軟體應用帶來利好,「車路雲一體化」更是智能駕駛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左少逸強調,國產大模型還融入金融、醫療等多領域,通過定製化開發實現智能化升級,推動行業標準與應用生態協同發展,未來投資聚焦智能終端和應用側,關注算力成本下降、大模型升級疊代及低成本下賦能行業進展。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