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暑期運輸圓滿收官,鐵路客運貨運雙線發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路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作為觀察我國交通網絡活力的重要窗口,今年暑運期間(7月1日-8月31日),全國鐵路運輸成績亮眼。在客流方面,累計發送旅客9.43億人次,同比增長4.7%;貨物運輸量達7.02億噸,同比增加4.8%,雙雙創出歷史新高。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民眾出行需求的持續釋放,也展現了鐵路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關鍵支撐作用。
鐵路部門通過科學調配運力資源,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1330列,較去年同期增加8%。在應對突發客流時,重點企業通過動態調整車次、儲備應急客車和乘務人員,有效保障了運輸效率與安全性。值得關注的是,普速列車及公益性「慢火車」持續運營,在服務邊遠地區群眾出行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受益於過境免簽政策優化,外籍旅客發送量達348.4萬人次,同比增長23.9%,凸顯國際旅遊市場復甦潛力。
暑運期間,全國鐵路累計開行旅遊列車579列,同比大幅增長31%。這一數據反映了「鐵路+旅遊」業態的蓬勃活力,尤其在銀髮經濟領域表現突出。跨境運輸方面,廣深港高鐵發送跨境旅客616萬人次,中老鐵路國際段運送3.5萬人次,中俄、中蒙、中越等線路同步發力,為區域文旅合作注入新動能。重點企業通過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成功激活了暑期消費市場。
在貨物運輸領域,鐵路系統全力確保電煤保供,累計發送2.43億噸,全國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維持25天以上安全線。糧食、化肥等民生物資通過「綠色通道」實現快速送達,同時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保持高頻開行,口岸運輸能力持續提升。這些舉措有效支撐了國家能源安全與產業鏈韌性發展。
面對暑期華東、華北等地8輪強降雨及颱風影響,鐵路部門通過智能預警系統發布預報355次,並組織超50萬人次巡線排查隱患。這一系列措施保障了汛期線路暢通,體現了行業在災害防禦與快速恢複方面的技術升級。
2025年暑運折射出鐵路行業的雙重價值
從客運市場的強勁復甦到貨運體系的高效運轉,今年暑運成績印證了我國鐵路網絡對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作用。重點企業在提升服務品質、拓展跨境合作及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表現,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關鍵範例。隨著技術疊代與政策優化,鐵路運輸將繼續在連接區域經濟、促進消費升級和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鐵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