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前言:鐵路物流網絡助力經濟穩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路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5年,中國鐵路貨運持續發揮國民經濟大動脈作用。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國家鐵路貨物運輸量再創新高,重點物資保障能力顯著提升,跨境通道效能進一步釋放。在多式聯運深化與公轉鐵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鐵路部門通過優化物流服務、強化國際合作,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強勁動能。
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23.31億噸,日均裝車18.33萬車,同比分別增長3.3%和4.1%。這一成績體現了鐵路在保障能源供應、支撐產業鏈穩定中的核心作用。尤其在煤炭運輸領域表現突出:鐵路發送煤炭11.96億噸,其中電煤占比達68.2%,直供電廠存煤量維持高位,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奠定基礎。此外,礦建材料、冶煉物資和糧食運量分別增長13.6%、8.2%和12.7%,凸顯鐵路對重點工業品及民生需求的高效響應。
通過強化"公轉鐵"運輸結構調整,鐵路部門前7個月累計簽訂物流總包合同運量達12.75億噸。數位化服務創新同步推進,鐵路95306平台新增60條多式聯運"一單制"線路,推動鐵水聯運貨櫃發送量突破976萬標箱,同比增長17.1%。金融工具的應用也取得成效,"運費貸"等產品累計為市場提供214.1億元授信支持,助力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增強現金流穩定性。
在國際運輸方面,鐵路部門通過優化口岸通關流程和跨區域協作機制,保障了跨境貨物的穩定流通。數據顯示,2025年1-7月中亞班列開行量達8526列,同比增幅23.2%;中老鐵路跨境貨運量實現344.1萬噸,同比增長6.4%。這些成果不僅強化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聯繫,也為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高效物流通道。
鐵路網絡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2025年前7個月的數據表明,中國鐵路貨運在保障能源安全、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及支撐國際產業鏈方面持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強化重點物資運輸能力、升級多式聯運體系以及深化跨境合作,鐵路部門正加速構建覆蓋更廣、效率更高的現代物流網絡。未來,隨著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提升,其作為國民經濟"動脈血管"的戰略價值將進一步凸顯,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強韌性的物流支撐。
更多鐵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