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整車行業分析報告 >> 2013年我國商用車產能過剩發展現狀分析

2013年我國商用車產能過剩發展現狀分析

2013-12-10 11:21:2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汽車業產能過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商用車產能過剩高達50%,確實給行業敲響了警鐘。中國商用車的未來發展道路值得思考。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楊再舜透露,目前我國除中、大型客車外,重型卡車、中型卡車、輕型卡車、微型卡車以及輕型客車與微型客車均出現了產能過剩,尤其是重型卡車、輕型客車領域至今還不斷有汽車企業進入,產能過剩更加嚴重,其產能過剩程度已普遍高達50%。

  專家表示,汽車業產能過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商用車產能過剩高達50%,確實為行業敲響了警鐘。中國商用車的未來發展道路值得思考。

  結構性產能過剩

  楊再舜表示,商用車產能過剩50%的結論,是根據近兩年國內商用車市場產銷的數據,以及各企業上報給相關部門的報告分析判斷得出的。2010 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點燃了汽車企業擴充產能的激情,各大汽車企業紛紛在「十二五」規劃的元年發布宏大的戰略規劃,加大了對旗下業務的投資擴張力度,使商用車產能規模迅速擴張。

  與此同時,相關地方政府對於產業鏈條長、對經濟具有重要拉動作用的商用車行業,也是情有獨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透露,目前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商用車園區、基地等,商用車行業確實出現了因盲目投資導致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近兩年多的市場下滑,讓重複投資、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突出,化解產能過剩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的艱巨任務。

  數據顯示,目前國產中重型卡車產能約為250萬輛左右(含底盤),但是市場實際需求只有100萬輛左右;輕型卡車類產能在350萬輛(含底盤)以上,市場實際需求為200萬輛上下;微型卡車類國內產能100萬輛(含底盤)以上,市場實際需求為55萬輛左右。輕型客車類國內產能50萬輛(含底盤)以上,市場實際需求為35萬輛左右;微型客車類國內產能450萬輛以上,市場實際需求為230萬輛左右;皮卡車類國內產能100萬輛(含底盤)以上,市場實際需求為40萬輛前後。

  市場總體趨向飽和

  楊再舜表示,商用車尤其是卡車的發展受國家政策和國民經濟影響比乘用車大的多,這是因為卡車的發展是和固定投資聯繫在一起的,隨著政策刺激效應的減弱,卡車的需求也在下降。據了解,商用車屬於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與國民經濟增長密切相關。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期,作為生產資料的商用車市場率先啟動,而乘用車作為社會消費品,只有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才開始規模性地發展起來。

  楊再舜認為,根據商用車發展規律,結合我國工業化進程發展程度,預計我國商用車銷量在2020年以前仍保持上升趨勢,但總體趨向飽和,對商用車需求的增速不會太快。2021年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後,商用車市場規模開始下降,市場份額將呈持續下滑趨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商用車產銷雙雙下降,全年產銷同比分別下降9.94%和6.31%,尤其是卡車市場表現低迷。 2011年,卡車產銷分別為265.37萬輛和270.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04%和4.57%,半掛牽引車等車型的產銷下滑更是達到了兩位數。

  2012年,在商用車品種中,卡車市場表現依舊低迷,共銷售330.38萬輛,同比下降6.8%,在卡車品種中,重型卡車降幅居首,共銷售63.6萬輛,同比下降27.78%,降幅較上年同期加大14.34個百分點。

  進入2013年,這一情況開始有所好轉,10月份國內卡車的產銷雖然環比出現小幅下降,但今年1-10月,卡車的累計產銷卻分別出現了 8.63%和7.17%的增長,而重型卡車產銷增幅更是達到了兩位數。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重型卡車產銷增幅分別達到46.17%和38.82%,而 1-10月也達到了24.48%和17.14%的兩位數增長。

  「這主要是由於前兩年重型卡車的銷量下滑比較嚴重,今年有一個反彈,很多車已經到了換車的時間,特別是今年7月1日全國實行的商用車國Ⅳ排放標準,對商用車的銷量有一個大幅的推動。還有就是全國整體經濟形勢趨好所致。」楊再舜認為,目前重卡銷量的大幅走高,透支了明年的部分銷量,明年重卡的銷售形勢不容樂觀。

  楊再舜表示,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暫停了48家汽車企業的新產品申報資質,是對近年來急速冒進的商用車企業的警告。隨著市場的萎縮,商用車企業也將出現大規模的兼併重組。

  轉型升級煥發行業活力

  知名汽車評論員張志勇認為,國內商用車市場的產能過剩是資源缺乏合理配置的結構性過剩,即中低端市場產能豐富,而高端產品嚴重匱乏。這也是在中國商用車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福特、沃爾沃卡車等國外企業卻高調進軍中國商用車市場的原因,而這也是本土商用車企業的短板,本土企業需要調整產業布局才能適應未來的商用車市場。

  楊再舜表示,產品質量是品牌地位的核心支撐,我國商用車產品「低質低價」的現狀,及由此形成的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占有中低端、外資品牌主導中高端」的競爭格局,使得我國商用車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均不夠。

  楊再舜認為,目前,我國商用車在技術發展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有差距,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本土商用車企業在了解和熟悉技術、匹配和應用技術上還能有所作為,但還未達到消化、掌握和再創新的階段。即使是相對簡單的駕駛室及車架技術,也只掌握了應用和局部改進,還不能自主研發駕駛室平台技術。在總成技術上,本土商用車與跨國汽車巨頭相比,高效低耗柴油發動機有8-10年的差距,液力自動變速器等變速器技術有10年以上的差距。

  王俠表示,我國商用車行業處於難得的戰略機遇期,依靠轉型煥發行業活力已經逐漸成為全行業的共識,中央正在和即將推進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能夠為我國商用車行業全面實現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同時,我國商用車企業要深入細緻地分析新形勢下專用市場的新需求,善於發現未被開發的市場藍海,在適銷對路的產品上多做文章,在核心技術和高精尖技術上下功夫,並結合輕量化技術、新能源技術、智能化技術和車聯網技術等新的技術潮流,通過不斷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打開新的盈利空間。

更多商用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用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