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旅遊客車總體銷量為21497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0.6%。在我國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旅遊客運等相關旅遊業務已成為傳統道路客運企業破解發展困境、推動轉型升級、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之一。以下對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
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1~8月,在銷售的21497輛旅遊客車中,30~35座客車銷售了6256輛,45~49座客車銷售了6944輛,兩者之和為13200輛,占總銷量的61.4%。2018-2023年中國旅遊客車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表明,其中,30~35座的比例為29.1%,45~49座比例為32.3%。這兩個長度段旅遊客車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低4個百分點,說明旅遊經營者擔心大車空載率和回報率低,運營風險增大。
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旅遊客車主要是作為國營旅行社和國家各級政府的商業車輛,因此對於價格的敏感度不高,同時由於當時國內旅遊客車產品品種非常少,且多數質量和檔次較低,因此很難適應國內旅遊運輸市場的需要。因此,那時作為旅遊用車主體的國營大型旅行社或者各級政府機關主要選擇的車型是原裝進口的日野或北京北方等車輛。現從五大市場來分析旅遊客車發展趨勢。
1. 通常而言,旅遊者的目的地為旅遊景區和旅遊城市。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其中旅遊景區與景區之間、與城市之間,功能基本與長途客車類似;涉及到旅遊城市的旅遊巴士,功能可與城市公交重疊,但其外觀涉及、產品長度等卻應該有更多的變化。
2. 在旅遊機構的消費者劃分中,特點比較集中的群體主要為:中產階級、「銀髮族」、學生族、跟團游、女性、「窮游族」等。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其中「女性」群體,有時候會合併為「窮游族」中的一支。上述類別中,除了中產階級當中的「自駕游」群體之外,其他都是旅遊客車的消費者,可見大多數出遊群體,還是需要旅遊客車的。而「自駕游」雖然越來越多人參與,但自駕的中產階級其實又是房車的潛在客戶。
3. 根據旅遊客車購買方來劃分,通常有旅行社、旅遊客車租賃(運營)公司、大型景區管委會等,最新還有拼車網際網路公司(如滴滴)、在線出行服務公司(如攜程)等陸續加入。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受近年長途客運不景氣的影響,實力強的客運公司開始進入旅遊租賃市場,在日常用做租賃用途,客運高峰期兼顧客運用途。而大型酒店、大型企業的通勤車也逐漸進入旅遊客車租賃市場。也就是說,旅遊客車作為跨界產品,可以產生更多的用途,比如傳統客車可以向旅遊包車+班車通勤+景區觀光車發展;新型公交車可以向旅遊城市觀光車+景區觀光車發展。
4. 各地旅遊局歷來重視各類旅遊博覽會等大型活動、評選的參與,主流旅遊客車品牌一直對這類活動都有跟蹤和介入,比如2022年第24屆冬季會將由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辦消息傳出,宇通、南京金龍等主流客車企業立即借勢發力。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但對於旅遊客車應用於旅遊工作的討論,還缺乏更直接的關聯,筆者建議以後應打通這方面渠道,建立有真正建設性的旅遊客車應需訂製的研討活動,面對面與地方旅遊局、景區、旅遊城市公交公司交流。
5. 在旅遊宣傳方式中,除了常規的電視、牆體廣告位,地方特色產品推薦等方式外,近些年各地旅遊局比較看中的新型推廣方式有旅遊達人體驗,意見領袖(KOL)推薦。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邀請旅遊參觀度假,這種方式以前就有,但主要是針對知名人氏、專家學者,可如果從推廣的角度來講,旅遊局更看重旅遊KOL的推薦,尤其是現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端的瀏覽量越來越大,其效果也日益明顯。據筆者所知,這類活動乘用車品牌曾經多次嘗試,旅遊客車企業也可以參考。
旅遊客車發展趨勢分析,對於旅遊客運來說,在滿足通達性和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重點是便捷性、舒適性、趣味性、體驗性、文化性和特色化。旅遊客運交通不僅僅是一般客運服務和旅遊基礎支撐,更是旅遊產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契機下,旅遊客運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更多客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客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