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雙高計劃」實施 高職教育要下一盤大棋

「雙高計劃」實施 高職教育要下一盤大棋

2019-01-01 09:20:0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卻嚴重缺乏。如何破解如此現狀?日前,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出台《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將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那麼,《雙高計劃》的實施,將對我國職業教育產生什麼影響?我國目前高職教育還存在哪些瓶頸問題?該如何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科技日報記者日前走訪了高職學校相關領導與專家。

  示範引導

  加速人才培養走向高質量

  江蘇理工學院校長朱林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國高職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輸送到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加速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實施《雙高計劃》,關鍵是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以此來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通過強化學校內涵建設,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服務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吳訪升說。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沈琳認為,「中國製造」正在快速走向「中國創新」,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新的使命和責任擔當。必須要瞄準世界最高標準,主動適應新形勢,關注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吸收、消化、傳遞最新產業技術,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努力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把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職業教育。

  「通過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不但能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同時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洪霄說。

  在沈琳看來,《雙高計劃》勾勒描繪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發展路徑,切實搭建起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四梁八柱」,更是為新時代高職教育發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尤其是通過實施《雙高計劃》探索支撐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將引領我國高職教育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真正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身胖體弱」

  服務國家戰略仍顯不足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我國職業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全國共有高職院校1418所,高職在校生達到1134萬人,5.8萬個專業點覆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在90%以上。

  其中,國家教育部布局的409個高職院校牽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每年惠及近6萬名學生(學徒),探索出「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然而,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普遍存在「身胖體弱」,與教育現代化的目標相比、與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相比、與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使命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致使職業教育水平整體還不高,人才培養能力仍顯薄弱,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整體相對於職業教育規模極不相稱。

  專家表示,這些問題的根源是由於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制度標準不夠健全、辦學特色不鮮明、地方對高職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平衡、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不高、不少高職院校發展自信不足,以及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存在偏見,特別是在就業和發展上還存在不平等待遇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吳訪升認為,我國產業與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期,靠過去的思路、教育的方式,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與作用,就難以凸顯,更無法去服務好國家戰略,必須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好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轉型「大文章」。要通過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高職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運營模式,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增強高職人才培養力、創新力和服務力。

  破解難題

  需要突出問題導向攻堅克難

  高職教育如今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該如何牢牢抓住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在新的起點上邁向更高水平?

  沈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雙高計劃》中提出的10項改革發展任務,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具體部署。對於未來高職教育發展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是,目前生源參差不齊、三年制高職技能證書只姓「高」難以根本解決、「辦學多元」的組織實施仍存在一些障礙,這些都是制約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問題。

  常州機電學院法規處處長王繼水建議,要以融合發展為主線,創新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的體制機制;要以產教融合為載體,創設服務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的高端產教融合平台;要以專業發展為引領,構建特色高水平院校和特色高水平專業的聯動機制,以內涵發展為依託,推動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的優質資源擴容升級。

  常州機電學院教務處處長吳榮提出,在創設服務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的高端產教融合平台上,高職院校應當與區域產業、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優質企業建立良好合作夥伴關係,探索有利於院校與企業發展的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加強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社會性職業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搭建多元主體共建、共享、共治的產教融合服務平台;高職院校應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學校與企業之間信息、資源、人才的合理流動機制,提高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打造一體化基地。

  「要通過『雙高』建設,全面貫徹『德育為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走校企合作辦學之路,積極探索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在不斷實踐和總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符合學生特點,具有學校特色,融傳授理論知識、歷練綜合素質、培養實踐能力於一體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職業教育,打響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洪霄說。

更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