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行業,更因其在飛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的應用而備受關注。
6月10日,海關總署還同時發布了《2019年5月全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表》,其中顯示,今年1-5月份,我國稀土出口量為19265.8噸,同比下降7.2%,降幅較1-4月的累計數據擴大了2.9個百分點。從單月來看,今年5月份,我國稀土出口量為3639.5噸,環比上月更是大幅下降16%。
近期,我國還沒有出台針對稀土出口的相關政策,但是有關部門的表態也表明今後的稀土出口要更加規範。另外,除了基於安全考慮,還要從生態環境考慮,近年來,我們對稀土的開採管控越來越嚴格了,這也是稀土出口下降的一大原因。
稀土出口量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應該是全球貿易預期惡化,帶來了進口需求的減少,這應該是主要原因。
有專家建議,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國家要強化稀土行業全方位監管,開展生產秩序整頓,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使無證生產、非法走私等無處藏身,徹底斬斷「黑色」產業鏈,此外,還要加強出口管控,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審查機制。
中國擁有從稀土礦產品-分離產品-稀土永磁的完整產業鏈,截至2016年稀土永磁的全球份額已經達到82%,超過了礦產品的份額,改變了以出口資源品為主的模式。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礦產品和冶煉分離產品(主要是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的生產國,在2018年以前也是最大的出口國。2018年以來,海外部分稀土礦山復產使得中國礦產品份額從85%降至62%,並成為礦產品的淨進口國。
在「熱捧」之下,近期,稀土的價格也有所上漲。若以2016年10月31日的價格作為基數1000,那麼2019年5月22日,稀土價格指數突破1000,達1004.96,隨後更是一路上漲,到2019年6月6日,這一指數已經高達1166.03,是過去一年以來出現的最高指數。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稀土產業問題接連召開了三次會議。針對一個行業,如此密集的動作與表態,實不多見。稀土產業將會有進一步的政策推動,環保檢查、指標核查和戰略收儲等一系列政策會密集發布,推動稀土產業實現結構合理、科技水平先進、資源有效保護、生產運行有序的行業發展格局,切實發揮好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特殊價值。
受多項利好因素的影響,近期,多隻稀土概念股大漲。5月20日到6月10日,五礦稀土區間漲幅為14.82%、北方稀土區間漲幅為15.83%、盛和資源漲幅為9.81%、廣晟有色股價則上漲了6.67%,中科三環股價區間漲幅更是高達28.24%。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