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價格是工業運行的晴雨表,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繼近日油價創紀錄暴跌引發「地震」後,受供需關係影響,國內煤炭庫存高企,煤價也出現恐慌性下跌。
煤炭與石油同為化石能源,都屬於大宗生產資料商品,兩者的價格走勢具有相關性。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油價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而出現暴跌。我國煤價也呈現了下行趨勢,只是跌幅小了很多。
自2019年11月份以來出現的價格下降反映了我國煤炭供需結構的現狀:我國煤炭市場供大於求。國內煤炭價格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可能也會逐步下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速會加快、降幅會加大。
至於國際油價暴跌傳導至國內煤炭市場,對價格的影響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影響煤化工市場,導致化工原料煤價格下降;二是同步影響電煤消費,抑制動力煤價格回升。
一季度全國煤炭消費量8.7億噸左右,同比下降6.8%;供應增加,一季度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生產完成8.3億噸,同比下降0.5%,全國進口煤炭9577.8萬噸,同比增長28.4%。3月份,原煤生產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9.6%。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生產完成8.3億噸,同比減少約400萬噸,下降0.5%;3月份,原煤生產增速由負轉正,原煤產量33726萬噸,同比增長9.6%。山西省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2.3%;陝西榆林市原煤產能同比增長30.9%。一季度,全國進口煤炭9577.8萬噸,同比增加2117.8萬噸,增長28.4%。
截止3月末,煤炭企業庫存為5500萬噸,比年初增加120萬噸,增長2.2%。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5873萬噸,環比增長10.4%;北方主要港口存煤2512萬噸,環比增長27%;長三角主要港口存煤1498萬噸,環比增長1.8%。全國統調電廠煤炭庫存11908萬噸,可用25天。
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1億元,同比下降29.9%。其中,產量占全國總量80%左右的大型企業利潤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50%左右;前20家企業利潤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70%左右。
從需求看,隨著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能源需求特別是煤炭需求有望實現正增長。預計今年二季度,電力、鋼鐵、建材等主要耗煤行業需求將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國煤炭生產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預計今年全國煤炭市場將總體呈現供需基本平衡略顯寬鬆態勢。
更多煤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