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業績出現較大滑坡,50家核心樣本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36.72億元,同比下降25.63%;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87億元,同比下降57.95%。
1、比亞迪
4月21日,比亞迪發布2020年一季報,集團實現總收入約人民幣 1,277.39 億元,同比下降 1.78%,其中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 632.66 億元,同比下降 16.76%;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 533.80 億元,同比上升 26.40%;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 務的收入約人民幣 105.06 億元,同比上升 17.38%。三大業務占本集團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9.53%、41.79%和 8.22%。
2、吉利汽車
4月26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管理層正與沃爾沃汽車管理層探討通過兩家公司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合併後的業務於香港及斯德哥爾摩上市以進入資本市場,同時將保留吉利、沃爾沃、領克和極星每個品牌的獨特性。據悉,沃爾沃由吉利控股集團持有99%的股份,並持有領克公司的 30%的股份。
3、寧德時代
4月27日,寧德時代發布2020年一季報,一季度寧德時代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9.5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29.14%,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53.24%。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BMS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從市場集中度來看,行業CR5為52.3%,CR10為67.7%,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企業合計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BMS行業出貨量的35%。動力電池企業占據超過45%的市場份額,第三方專業BMS企業占據約30%的市場份額,整車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約為20%-30%。
近期,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在此次四部委聯合發布的新政中,「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不超過30萬元」的規定引發業界關注。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分析認為,為了使用有限的財稅資金儘可能多地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對接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設置售價上限是科學合理的選擇,綜合考慮了我國消費者購買水平和產業發展等因素,並避免補貼資金流向奢侈消費。
更多新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