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為5841.59萬噸,同比增長2.70%。有色金屬行業環保及產業政策趨嚴短期內推動業內企業運營成本上升,但中長期來看有助於產業結構優化。
有色金屬行業下游主要為房地產、電力、家電、汽車等行業,其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及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2012年年以來,我國銅鋁鉛鋅四種基本金屬產量和消費量全部位居全球第一,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
但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較為稀缺,每年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資源,資源保障程度處於很低水平,有色金屬價格主要受全球範圍內供需狀況決定,行業運營風險具備全球性特徵。
且伴隨前期有色金屬行業的高速發展,國內冶煉環節存在大規模低效產能投入,過剩產能亟待清理,加上我國在下游精深加工、軍工及航空等領域高附加值產品進口替代能力較弱,行業「中間大、兩頭小」的產業鏈格局問題仍較為突出。此外,稀土等部分品種存在資源過度無序開發,資源無效利用問題,能耗較高,環境污染等問題仍較為嚴重。
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銷售收入突破900億元。10種有色金屬產量超過130萬噸。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5個,企業、行業創新平台達到10個,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標杆企業達到10個。
我省將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立足我省電解鋁、原鎂、陰極銅等產業基礎,著力發展汽車、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電力、建築、通用航空等領域配套深加工產品,建成覆蓋板、帶、箔、鑄件、型材,高中低檔齊全的產品結構,逐步實現產品系列化、高端化、終端化,提升產業附加值。
培育龍頭骨幹企業,著力打造呂梁、運城兩大國內具備重要影響力、核心區與輻射區優勢互補的鋁鎂產業集群。呂梁鋁鎂產業集群核心區要依託鋁土礦資源優勢和已形成的氧化鋁產業基礎,大力推廣複製中鋁華潤示範模式,圍繞「煤—電—鋁(鎂)—材」一體化,堅定推進呂梁局域電網後續工程,完善配套電源點建設,打造省內電價窪地,承接國內省內更多電解鋁產業轉移,提高氧化鋁資源就地轉化率,實現電解鋁產能就地全部合金化,積極探索赤泥規模化利用路徑。2020年重點推動山西中鋁華潤有限公司百萬噸輕合金項目二期等項目建設。集群輻射區主要包括太原-晉中、陽泉、忻州、大同-朔州等具備有色產業發展潛力的開發區、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產業鏈下游。如太原晉中區域打造我省高端有色金屬材料發展的示範區;在忻州經濟開發區打造國內知名的鎢鉬金屬深加工特色產業園;在陽泉形成鋁板帶特色產業園等。
運城鋁鎂產業集群核心區要充分發揮中鋁山西新材料、中條山集團、銀光鎂業等龍頭企業作用,依託各類創新平台,以汽車、軍工、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需求為方向,通過深度合作,大幅提高大運汽車、永濟新時速等本土企業配套本地化水平,提高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國內知名的鋁鎂銅產業集群。集群輻射區要依託山西春雷銅材有限責任公司,在臨汾翼城布局建設高端電子、新能源汽車電連接器銅合金產業園區,推動軍民產業深度融合;依託山西中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強與北汽新能源及通航製造企業合作,在長治經濟開發區打造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通航配套)產業園。
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大力推動三化改造。2020年我省要以培育有色金屬行業智能礦山、智能冶煉工廠、智能加工工廠為抓手,分層次、分類別、分階段精準推進,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牽引全省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
更多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色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