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背景下,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在政策支持與供需格局重塑的雙重驅動下展現韌性。隨著中美經貿關係緩和預期增強及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疊加稀有金屬供應鏈安全需求提升,行業迎來估值修復窗口期。
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背景下,我國對稀土、鎢等稀有金屬的戰略管控進一步凸顯其全球供應鏈中樞地位。數據顯示,中國控制著全球85%以上的高純度稀土化合物產能及70%以上鎢精礦出口量。隨著海外企業因供應短缺被迫上調採購溢價,預計這一溢價效應將逐步傳導至國內現貨市場。特別是高性能釹鐵硼磁材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機核心材料,其價格波動與下游需求增長呈現強相關性,推動相關上市公司二季度業績預告顯示淨利潤同比增幅普遍超過40%。
國家發改委近期明確將稀有金屬資源保障納入"十四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通過收儲調控與海外礦山合作雙軌並行策略穩定供給。同時,歐盟碳關稅實施倒逼傳統冶煉工藝加速綠色轉型,具備技術壁壘的再生金屬回收企業迎來政策紅利期。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A股有色金屬板塊市盈率處於近五年歷史低位,而稀土永磁、鎢製品等細分領域估值修復空間尤為顯著。
結語
綜合來看,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有色金屬行業正從周期屬性向戰略價值驅動轉型。短期價格回暖與長期供需格局優化形成雙重支撐,疊加政策面持續釋放的產業扶持信號,預計下半年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動能將顯著增強,板塊估值中樞有望迎來系統性抬升。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備資源儲備優勢及技術領先的企業,在新能源革命與供應鏈安全需求擴張中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
更多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有色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