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我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將出 市場保障高水平消納利用

我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將出 市場保障高水平消納利用

2021-01-01 09:54:1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發電裝機占比達四成,全社會用電量占比近三成,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在碳達峰目標下,我國將繼續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

  我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將出

  國家能源局將加快實施能源領域碳達峰行動,大力推動新時代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為了破解消納、補貼等難題,國家能源局正研究一系列新政,其中包括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允許企業通過交易綠證減輕利息壓力等。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透露,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和任務舉措,圍繞促進能源低碳智慧轉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儲能發展等重點任務,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同時抓好國家和省級「十四五」能源規劃銜接工作,把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節能減排和碳達峰等目標落實到規劃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實現碳達峰。

  初步測算,「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增量的比重將達到80%,比「十三五」要提高20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比重將超過50%,「可再生能源將從原來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補充,變為能源電力消費增量的主體。」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稱。

  伴隨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及發電量不斷增長,如何避免棄風棄光備受關注。「不能一方面發展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大量棄風棄光。」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透露,將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多措並舉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納利用,其中包括統籌優化新能源開發布局,在滿足碳達峰碳中和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各個地區的新能源資源條件,積極推動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

  可再生能源補貼問題也是焦點。國家能源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了積極研究,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來解決補貼拖欠的問題。近日財政部等幾部門陸續組織開展補貼清單的審核,只要通過審核,納入補貼清單的,就相當於對拖欠的補貼進行確權,對於確權了的企業,金融機構可以以補貼證明材料等作為增信手段,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主確定貸款金額。

  同時,鼓勵企業通過綠證交易的方式減輕企業利息負擔,分擔利息壓力。我們和相關部門正在研究以企業備案的貸款合同等材料為依據,向企業核發綠證,允許企業通過交易綠證來減輕利息分擔壓力,這對於企業也是有效減負手段。

我國可再生能源政策將出

  市場保障高水平消納利用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不能一方面大力發展,一方面棄風棄光大量存在。由於新能源的開發和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不匹配,我國曾出現過棄風棄光比較突出的問題。黃學農介紹,從2018年-2020年棄風棄光逐年好轉,風電光伏利用率大幅度上升,到2020年風電利用率已經達到97%,光伏利用率達到98%。

  目前風電、光伏的競爭性是基於發電側的,但從發電側到消費側,必須保證穩定的電力供應。可再生能源除了發電成本,還有系統成本。所謂的系統成本就包括消納,這可能涉及電網的智能改造、儲能和調峰等。雖然有困難,但是系統的成本必須降下來,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這部分問題會越來越受到關注。

  據了解,我國要推動新能源成為電力供應主體,因而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納利用。為此,在發電側,要加強火電靈活性改造,包括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的建設。在電網側,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特別要發揮大電網資源互濟的作用。在用戶側,推進終端電能替代特別是綠色電能替代,提高需求側響應能力。另外,加快儲能的規模化發展,推動電力系統全面數位化,構建高效、智慧的調度運行體系。

  各個地方風光資源不一樣、負荷情況不一樣、系統電網結構不一樣,要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區的目標,充分利用系統消納能力,積極提升新能源發展空間。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張興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不棄風棄光的前提下才能保證風光的經濟性,因此因地制宜的、科學的區域電源規劃尤其重要。大力發展風光,電力系統充足的可靈活調節資源是必須的。在推進電力市場進程中,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在堅強大電網的基礎上,應重視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布局和建設,重視區域電網聯動,優勢互補。

更多可再生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可再生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