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召開重要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圍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關鍵任務作出具體安排。會議特別強調將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與地方債務置換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並提出多項創新性政策舉措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會議指出,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金融監管部門將以防風險為首要任務,統籌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與轉型升級。通過補充資本金、兼併重組及市場退出等差異化手段分類施策,推動高風險機構有序出清。在房地產領域,將持續推進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強化「保交樓」工作落實,並加快制定適應行業新模式的金融支持政策。同時,配合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工作,築牢系統性風險防控底線。
會議明確要求將金融服務與國家戰略深度結合。在消費提振方面,提出針對性金融措施;探索「超長期國債+超長期貸款」模式,高效支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簡稱「兩重建設」)。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聚焦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等四項試點,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此外,將強化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效能,持續緩解民營及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實體經濟。
為提升監管質效,會議強調需加快補齊法律短板,推進《銀監法》《保險法》修訂工作,完善央地協同監管體系,並保持對非法金融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同時,通過優化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和差異化監管手段,增強政策適應性與精準度。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將強化執法規範與投訴處理效率,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會議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深化中央巡視整改成果運用。通過開展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整治形式主義等舉措,持續優化監管隊伍作風,並強化「四級垂管」體系優勢,確保政策執行不跑偏、不變調。
此次會議的決策部署體現了監管部門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精準研判,通過多維度政策組合拳,在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同時持續釋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潛能。未來需緊密跟蹤政策落地成效,確保金融體系穩定運行與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同頻共振。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