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有色金屬市場波動幅度顯著加大的背景下,中國鋁業憑藉其一體化的應對措施,成功實現了業績的持續增長。儘管近期股價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但公司的估值優勢和良好的現金流表現,使其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本文將從中國鋁業的一季度業績表現、應對市場波動的策略、估值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等方面進行分析。
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鋁業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34億元至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至63%。這一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國際鋁價高位回落但仍高於2024年同期的整體運行區間,以及公司新增產能的釋放。根據《2023-2028年中國鋁業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氧化鋁、電解鋁均價分別為3833元/噸、2.04萬元/噸,同比增長15.2%和7.3%。此外,公司在青海、廣西和內蒙古等地的新增產能也為公司帶來了增量,如內蒙古華雲三期42萬噸電解鋁項目和青海分公司50萬噸電解鋁項目分別於2024年5月和12月投產,其中青海分公司50萬噸電解鋁項目中10萬噸為新增產能,2025年第一季度該項目處於爬產階段,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增量。
鋁業行業分析提到面對有色金屬市場的波動,中國鋁業採取了一系列「產供運銷研財」一體化的應對措施,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和高效。公司通過精準研判市場價格波動、全方位極致降本增效,在主要產品同比增產的基礎上,實現了經營業績的同比大幅增加。作為全球唯一擁有完整鋁產業鏈的行業龍頭,中國鋁業在原材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兩端與外部市場的關聯度有限。在原料端,公司2024年向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總額為360.72億元,占年度採購總額的18.06%,供應體系相對分散。同時,公司國外礦山集中在幾內亞投資的Boffa項目礦山,2024年鋁土礦自給率達到66%,相較於2023年的60%有所提升。在銷售端,公司氧化鋁、原鋁產品主要面向集團內部電解鋁企業、營銷企業和集團外部客戶銷售,2024年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占比僅為12.38%,客戶構成較為分散,且產品銷售範圍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以內」,2024年來自「中國大陸以內」的營收為2302億元,而「中國大陸以外」的營收僅為68.5億元。
在盈利增長和股價下跌的雙重作用下,中國鋁業的估值水平顯著下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8日收盤,中國鋁業的市盈率已經降至9倍以下,低於同期申萬工業金屬板塊的平均值。根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4月中信建投、中泰證券等4家機構對中國鋁業2025年的每股收益預期值為0.71元至0.96元。若以一季度盈利預期值(下限)進行年化計算,公司全年淨利潤可達136億元,對應每股收益為0.793元。即便採取上述機構給出的最低預期值計算,公司當前動態估值也不過8.8倍。相較於其他鋁業公司和有色金屬龍頭,中國鋁業的估值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截至2025年4月8日,申萬工業金屬板塊共有22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其市盈率平均值為19.2倍、中位數為13.01倍。儘管A股市場鋁業公司的估值水平低於銅、鋅等行業公司,且氧化鋁價格已經跌破2024年二季度的低點,公司後續盈利繼續提升的難度增加,但中國鋁業的估值優勢依然顯著。
中國鋁業在股東回報方面表現出色。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達328.07億元,創歷史新高,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也達到207.49億元,處於近十年的相對高位。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連續多年下降,到2024年末已經降至48.1%,償債壓力不大。此外,公司股利支付率逐年上升,從2021年的10.73%增至2024年的30.02%。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支持下,中國鋁業有望通過增持回購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總結
2025年,中國鋁業在有色金屬市場波動的背景下,通過一體化的應對措施,成功實現了業績的持續增長。儘管股價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但公司的估值優勢和良好的現金流表現,使其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未來,中國鋁業有望通過增持回購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更多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