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水務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管網修復、污水處理以及節能降碳需求日益增長,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舜禹股份以供水業務為核心,積極拓展水環境治理領域,構建「供水+水環境治理」雙輪驅動模式,並通過智算低碳技術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261.14萬元,淨利潤1,364.98萬元,展現了其在行業轉型中的強勁發展潛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在二次供水領域,舜禹股份基於大模型、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慧技術,開發高端裝備並打造城市級全域應用案例。通過供水全鏈條的多級協同調度,公司充分發揮系統的節能降碳潛力,並提供從研發設計到管理維護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2024年,二次供水業務收入占比54.65%,其中綜合運維服務收入增長67.56%,標誌著公司從設備銷售向服務型模式的成功轉型。此外,公司的節能錯峰智慧供水系統入選工信部「2024年度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成為唯一入選的水務類裝備產品,彰顯了其技術領先性。
在污水處理領域,舜禹股份以「城市更新污水處理智慧低碳技術」為核心,重點布局分散式污水處理、城鎮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中水回用及城市流域生態治理等細分領域。通過整合「天空地」新技術體系,結合智慧水務雲平台,公司運用人工智慧和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網廠河湖一體化智慧運維。2024年,污水處理業務收入占比44.42%,其中項目運營收入增長57.72%,表明公司在運營服務領域的持續拓展成效顯著。
2024年,隨著城市更新需求和高品質供水趨勢的推動,二次供水改造和污水處理設施更新釋放出千億級市場空間。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需求顯著,「十四五」期間市場規模預計達500600億元;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到2027年將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和設施空白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目標超過73%。此外,「十四五」期間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將新增1300萬立方米/日處理規模,並改造1000萬立方米/日存量設施,總投資約3000億元。智慧水務市場也快速發展,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在此背景下,舜禹股份積極布局智慧水務領域,通過整合信息技術、運營技術和數據技術,構建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台,推動業務從數位化向數智化升級,並逐步向智慧水利領域拓展。同時,公司大力發展供水和污水處理運維服務,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調研「一帶一路」地區水務需求,採取自主拓展與合作開發並行的策略。
舜禹股份多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投入達2816萬元,保持穩健增長。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公司已形成包括物聯網智能供水系統、分布式泵站群控平台、水務大數據分析系統等核心技術創新體系。此外,公司自主研發的私有雲算力系統集成了智能計算與邊緣計算技術,成功應用於供水調度和環境仿真模擬等場景,其水務雲平台具備千萬級設備接入能力,顯著提升了行業運營效率。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計獲得專利及軟著363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含PTC專利1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1項。105人的專業研發團隊占員工總數15.26%,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公司在智慧水務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節能錯峰智慧供水系統」通過算法優化實現了區域用水負荷的動態調節,在多個城市應用中有效削減高峰流量、降低管網壓力波動,並改善供水水質與節能降耗。此外,公司在污水處理模塊化設備、智慧水務平台等方面也獲得國家級認證。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增強了產品市場競爭力,更推動公司成功實現從傳統水務服務商向「智慧水務綜合服務商」的戰略轉型,為行業技術升級與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舜禹股份以「為中國城鎮供水智慧低碳賦能、助力美麗中國水環境系統治理」為戰略方向,始終堅持「研發創新、業績質量、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並通過高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體系的打造,推動行業技術升級與可持續發展。在政策驅動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公司憑藉智慧水務領域的創新成果和綜合服務能力,穩步拓展業務渠道,逐步做強做大,為行業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更多電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