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到2025年,南昌計劃形成千億元級航空產業集群,重點培育無人機研發製造、低空物流運輸、飛行服務保障等三大領域龍頭企業30家以上。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發源地之一,南昌正加速構建「一核三區多基地」的航空產業空間布局,通過政策創新與資源整合搶占低空經濟制高點。近日,該市以航空產業園啟動為標誌,全面開啟低空經濟發展新篇章。
7月28日,「7·28一起飛」南昌航空產業園啟動活動在新建區舉行,標誌著全市航空產業布局進入新階段。該園區聚焦「研發測試—生產製造—運營服務」全鏈條建設,規劃用地面積超5平方公里,預計到2025年形成產值300億元以上的低空經濟核心承載區。首批簽約企業涵蓋無人機整機製造、航空零部件加工及飛行運營服務等領域,為產業鏈協同打下基礎。
南昌市根據國家最新要求制定差異化發展路徑:初期優先發展載物類應用場景(如物流配送),中期探索低空旅遊與應急救援融合模式,遠期向城市核心區域擴展。這一策略既規避了空域管理風險,又為無人機企業、通航機場運營商等重點企業提供多元化試驗場景。
產業園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重點企業建設智能生產線和適航認證實驗室,推動國產大飛機零部件加工能力提升30%以上。目前已有某無人機頭部企業啟動新一代垂直起降飛行器試產項目,並聯合本地高校共建航空材料創新中心,預計未來三年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超50家入駐。
南昌將新建區作為全域低空開放試點區域,規劃12條無人機物流航線連接三甲醫院與偏遠鄉鎮衛生院,首批醫療物資運輸服務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此外,產業園同步推進「航空+文旅」融合項目,計劃在贛江新區建設沉浸式飛行體驗中心,預計年接待遊客量將突破50萬人次。
南昌通過系統性布局航空產業,不僅鞏固了作為「中國航空城」的歷史地位,更以低空經濟為突破口探索城市產業升級新範式。到2025年,該市有望形成涵蓋研發、製造、服務的完整產業鏈,並培育出3-5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航空重點企業,為全國同類城市發展提供可複製經驗。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