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普及率的提升及其安全管理需求的增長,遼寧省通過政策規範、基礎設施完善和市場整治等舉措,在降低火災風險、規範行業秩序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本文結合最新數據,分析該省在電動車安全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與階段性成果,並梳理產業鏈重點企業參與情況。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動車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遼寧省累計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僅15起,較前一年同期大幅下降66.7%。這一成績得益於政策落地與基礎設施的快速完善:全省新安裝充電埠達20.1萬個(其中2024年新增15.6萬、2025年上半年新增4.5萬),違規停放及「飛線充電」問題實現100%整改。數據顯示,通過強化行業監管與公眾教育,電動車火災風險已得到有效遏制。
全省公安機關嚴格執行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制度,累計為377.1萬輛車輛完成上牌。消費者可通過車管所窗口、銷售門店「帶牌銷售」點等5類渠道便捷辦理(包括交警流動服務點)。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已梳理出2家符合國家規範的鋰電池生產企業,並計劃將工信部公示的30家合規企業納入以舊換新補貼體系。此舉既保障了市場供給質量,也為重點企業的規範化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商務部門數據顯示,2025年1-7月全省通過「以舊換新」置換的電動自行車已達7.6萬輛(含鉛酸電池車型),相關補貼標準已提升至500元/台。為提升活動效率,各地簡化了登記流程並加強門店人員培訓,累計開展476場推廣活動,直接拉動銷售約1.52億元。政策重點支持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替換,同時嚴控非標車輛流入市場。
市場監管系統對全省電動車銷售企業實施全覆蓋檢查,累計責令整改757家,監督抽查產品590批次並發現135批不合格品。截至當前,已查辦違法案件660件(含非法改裝案197件),移送司法案件1起,並完成2298家企業約談。重點針對電池改裝、超速等安全隱患開展執法行動,倒逼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聯合多部門推進《既有住宅小區增設停放充電設施指導意見》落地,截至2025年7月,全省累計新增充電埠超20萬個。通過社區改造與新建項目配套,充電樁覆蓋率顯著提升,有效減少了私拉電線等高風險行為。下一步計劃繼續擴大覆蓋範圍,並探索智能化管理手段。
多維度治理推動行業安全升級
遼寧省通過強化政策協同、完善基礎設施、嚴格市場准入和執法監管,構建了電動車全鏈條治理體系。從火災事故率下降、百萬級車輛登記到企業合規名單的建立,數據印證了系統性整治的有效性。未來,隨著《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等地方政策配套出台,行業規範化水平將持續提升,為公眾出行安全提供更堅實的保障。重點企業的技術升級與合規生產,則成為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更多電動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動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