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9月,中國乳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隨著出生率連續五年下降至6.7‰,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需求同比下降18%,疊加澳新地區乳企產能利用率不足45%的行業困境,頭部企業加速戰略調整。在此背景下,蒙牛出售雅士利紐西蘭工廠的舉措成為觀察中國乳業全球化資源配置優化的重要樣本。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乳業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數據顯示,澳新地區因過度依賴出口市場導致庫存壓力激增,其中紐西蘭工廠平均閒置產能達62萬噸/年。中國政府自2021年起實施的《乳製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企業優化海外資產配置效率。在此政策導向下,蒙牛果斷剝離持續虧損的紐西蘭工廠(該廠近三年累計虧損超3.2億人民幣),回籠資金約2.82億紐西蘭元,有效緩解了資產端壓力。
中國乳企正通過聚焦優勢市場強化競爭力。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蒙牛旗下瑞哺恩品牌銷售額實現14%同比增長,在國產奶粉市場份額突破19%;海外業務方面,貝拉米系列在東南亞市場增長達23%,其中A2蛋白產品線增速超120%。值得注意的是,蒙牛在印尼的冰淇淋業務已占據當地34%市場份額,年營收突破20億元人民幣,印證了其"本土化運營+全球化供應鏈"的戰略效能。
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前7個月中國進口奶粉關稅平均稅率提升至18.6%,倒逼企業加速資產輕量化轉型。蒙牛此次交易不僅符合《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中關於境外資產處置的規範要求,更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將資金重新配置至高增長領域——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渠道網絡擴展速度較2024年提升57%,拉美地區的新建生產線將於2026年初投產。
面對全球乳業價格波動(2025年上半年乳清蛋白價格上漲19%),蒙牛通過收縮非核心產能,將資源集中於高端化與差異化產品開發。財報顯示,其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在經歷兩年戰略調整後,今年二季度毛利率回升至68%,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2個百分點。這種"做減法"的戰略選擇,使企業在保持營收穩定增長的同時(上半年整體收入同比增長9.3%),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
當前中國乳業正處於政策引導與市場倒逼雙重作用下的轉型深水期。蒙牛通過精準處置海外資產、強化優勢區域布局的實踐表明,在出生率下降與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企業需以動態視角優化資源配置,將政策環境變化轉化為戰略升級契機。隨著東南亞新興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2025年規模達87億美元),中國乳業頭部企業的全球化競爭力正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加速轉變,這為行業整體效率躍升提供了可參考的轉型範式。
更多乳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