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電競市場規模突破180億美元,東南亞市場增速達32%
中國—東協電子體育產業活動周啟幕,南寧成區域發展樞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競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9月18日,2025中國—東協電子體育產業活動周在廣西南寧開幕。這場匯聚《無畏契約》《決勝巔峰》《躲避球》三大熱門項目的賽事,吸引了來自中國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6個東協國家的職業選手參賽。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場景,電競正以文化社交新語言的姿態,在區域合作與產業升級中發揮關鍵作用。
廣西憑藉毗鄰東協的區位優勢,加速構建電競產業鏈條。南寧依託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等基礎設施,正聯合企業開發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電子體育特色IP。數據顯示,該市已吸引頭部電競生態運營商入駐,並計劃通過賽事、培訓、衍生活動等業態整合上下遊資源,形成「以賽帶產」的發展模式。
人工智慧正重塑電競行業格局。從遊戲開發、場景優化到選手訓練分析,AI技術貫穿產業鏈各環節。例如,賽事中實時戰術預測系統和虛擬主播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競技公平性,更拓展了觀賽體驗邊界。據行業觀察,2025年全球電競企業AI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7%,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引擎。
本次活動周設置的跨國職業選手對抗賽,標誌著區域電競協作進入新階段。未來合作將聚焦兩大方向:一是通過高水平競賽搭建跨國交流平台;二是聯合開展教練員、裁判員培訓,建立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此舉有望推動東協國家電競市場規模在2025年突破18億美元,進一步激活區域數字經濟潛能。
南寧正通過「電競+」模式拓展產業邊界。例如,結合音樂節、漫展等線下活動提升IP影響力;藉助低延遲數據通道吸引遊戲開發企業落地;同時探索與文旅、教育行業的跨界融合。這種多維布局預計將在3年內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產值增長超50%,形成可複製的區域合作範本。
電競產業的東協機遇與中國擔當
2025年中國—東協電子體育活動周的成功舉辦,凸顯南寧在區域電競生態中的樞紐地位。通過賽事IP打造、AI技術賦能及產業鏈協同,中國與東協正以電競為紐帶,在數字經濟領域構建深度合作網絡。隨著跨國協作機制完善和基礎設施升級,這一產業有望成為連接區域文化認同與經濟發展的新橋樑,為全球電競市場貢獻東方智慧。
更多電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