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來對商用車車商的利好消息,7月1日起《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將執行。此條例加大了對於超載超限違規的打擊力度,比如:一年內超載超限違規超過3次的貨車將被吊銷營運證,貨車司機也將失去營業性運輸資格;擅自改裝運輸車輛的企業,最高將處以20萬元的重罰。東莞商用車經銷商認為,對於許多運輸企業和物流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但從長遠來看,新政的實施使得物流企業為了滿足運力的要求,必定會加大新車的購入數量,這對於商用車行業來說是個機遇。
產品不斷優化 收益未見增長
其品牌的總體表現還算可以,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還是略微下降了。考慮到今年市場的整體形勢,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作用,經銷商對這一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由於今年有大量的新品投放到市場,特別是中高端輕卡的新品比較多,使得各個品牌間的競爭加劇,經銷商的經營環境變得越來越嚴峻。」
今年的市場淡旺分界顯得不是很明晰。據了解,慶鈴在原有的100P、600P輕卡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陸續推出了700P+FTR的中卡組合,今年初又推出了五十鈴FVR、FVZ和GVR 3款重卡產品;而江鈴則在繼續強化其輕卡產品的覆蓋面,原本主攻中高端市場的江鈴在今年也推出了最低售價僅6萬多元的低端產品;北汽福田則在自己的產品線內逐步更換康明斯發動機以提升產品品質,在年內還會逐步將康明斯系列發動機配備到蒙派克和皮卡等產品上去。
然而產品的不斷更新並沒有讓經銷商迎來收益的增加。經銷商們表示,在宏觀經濟沒有出現太大增長的情況下,去年市場的突飛猛進是一種非正常的行為。市場占有率排名靠前的自主品牌江淮也遇到了同樣的窘境,今年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大。
在眾多商用車品牌與細分市場中,江鈴品牌與微車市場是個例外。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同比30%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新上市的低端輕卡產品的增量直接拉動了整體銷量的提升。在微車市場,則依然延續著自2009年以來的良好增勢,處於一線的五菱與長安在第一季度還是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其中五菱新上市的榮光至今還無法百分百滿足市場需求,微車市場中處於二線的東風小康、福仕達等品牌在第一季度也都實現了30%到15%的增長速度。
上半年商用車「原地踏步」
在今年的傳統旺季,東莞多數商用車經銷商只是「原地踏步」。雖然如此,經銷商還是對今年的市場保持樂觀,有一種觀點認為,商用車市場自去年實現跨越式增長後,淡旺季之間的差別已經弱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旺季表現稍微突出點外,在其他月份市場的銷量也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今年的市場也將呈現出這樣的態勢。
更多商用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用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