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什麼是指數?如何有效提高公豬指數帶來利潤?

什麼是指數?如何有效提高公豬指數帶來利潤?

2016-01-01 00:00: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動物育種公司通常通過測量重要經濟性狀並利用該信息計算遺傳指數來選擇最優秀的動物,從而進行遺傳改良。這些優秀的動物繼而用來生產下一代,因此群體表現越來越好。此方法可以使每一代產生非常顯著的遺傳進展,有時能夠達到遺傳指數的一個標準差以上。而在同一代群體中,遺傳指數的分布也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選擇群體中更加優秀的個體會帶來額外的價值(如圖1所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的人工授精技術,使得一頭公豬可以影響更多的後代,因此遺傳指數的差異越大,可造成的價值差異也更大。在中國的大部分育種公司一般按照固定的價格銷售終端公豬而不考慮指數,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評估一個群體中指數差異帶來的實際價值差異,並討論此差異是否足以促使育種公司建立基於指數的終端公豬價格策略。

  什麼是指數?

  現代種豬遺傳改良使用指數來綜合衡量在生產實踐中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多個性狀。指數結合了用于衡量不同個體各個性狀的性能表現差異的遺傳價值(EBV – 估計育種值)及對應的各個性狀的經濟價值(MEV – 實測經濟價值)(公式1)。將性狀的遺傳價值乘以經濟價值,然後,將各個性狀的數值加和,以反映每個個體在群體中的相對盈利潛力,用於選擇最優秀的個體。

  未進行標準化前指數的單位為貨幣,這種情況下性能表現低於平均水平的個體指數將會為負數,而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指數為負的個體。因此,育種公司通常會將指數進行標準化。在PIC,過去兩年內在最優秀的群體中性能測定結束的個體被作為基礎群體,他們的指數平均值被設定為100,標準差為20,全球所有在PIC系統內的個體都會和這個群體進行比較。這樣,低於平均水平的個體指數不會再為負數,但指數依然有其相對價值。如果一個個體的指數為140,意味著它比最優秀群體的平均水平高出2個標準差即處於整個群體的前3%;同樣的,如果一個個體的指數為80,這意味著它比最優秀群體的平均水平低一個標準差。不同的育種公司標準化其指數的方法不同,因此不同育種公司的遺傳指數間並無可比性。此外,在不同品系或品種間指數也不能互相比較,因為不同品系和品種的參考群體並不相同。

  一代群體內指數差異的價值

  進行遺傳改良時,每一代群體產生的遺傳進展都十分顯著,而在同一代群體中,遺傳指數也存在高低分布,可加以利用帶來更大的價值(如圖1所示)。為了評估一代群體中指數的實際分布差異,PIC將過去一年測定的某品系PIC終端公豬群體的指數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該群體最高指數公豬與最低指數公豬相差85點(4.25個標準差),這樣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因為這意味著若遺傳改良速度為每代每年一個標準差(20點指數),該代群體的個體則相差了四年的遺傳進展。當一代群體存在如此大的指數差異,如何評估這種指數差異帶來的實際價值差異變得十分重要。

  要計算一代群體內指數差異帶來的實際價值差異,首先需了解每點指數的價值(VOIP)。85點的指數差異代表的價值差異為51.9元(85點*0.61元/商品豬)。這意味著在上述PIC終端公豬群體中指數最高的公豬產生的每頭商品豬將比指數最低的公豬多創造51.9元的利潤。但這樣的比較不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因為這只是將群體中最高指數與最低指數的極端個體進行了對比。

  而更具有實際意義的比較是將群體分為4個級別,每級別的均值相差20點指數(即一個標準差)。根據 VOIP,PIC終端公豬的20點與40點指數差異分別意味著每頭商品豬12.2元和24.4元的價值差異,即指數高20點和40點的終端公豬商品豬後代每頭可多賺12.2元和24.4元。需要注意的是,高指數公豬帶來的價值優勢來源於這些公豬在重要經濟性狀上的優勢。表1展示了公豬指數分別提高20點和 40點產生的各經濟性狀的優勢,不同指數性能表現的顯著差異也解釋了其額外經濟價值優勢的來源。

  表1. 公豬指數提高20點和40點的性能優勢

  至此,我們僅計算了公豬指數差異對每頭商品豬後代帶來的價值差異,而一頭公豬會影響很多商品豬後代。那麼,一頭高指數公豬究竟可以帶來多少額外價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影響公豬後代數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根據生豬養殖生產流程,影響公豬後代數的主要因素有4個:(1)一頭公豬一個生產周期平均可配母豬數(公豬效率);(2)母豬平均年產胎數(LSY);(3)母豬平均每胎出欄商品豬數(MSL);(4)公豬使用年限(T)。計算一頭高指數公豬可帶來的額外價值公式如下:

  基於不同的公豬效率,公豬指數提高20點和40點可帶來的額外總利潤如表2所示,在此假設 LSY=2.45,MSL=9,T=2年。結果顯示,一頭公豬指數提高20點(1個標準差)或40點(2個標準差)時均會帶來十分顯著的額外總利潤(20 點指數時增加總利潤10,760元到107,604元,40點指數時增加總利潤21,521元到215,208元)。結果同時顯示,公豬效率對公豬額外總利潤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若使一頭公豬自然交配,其一個生產周期可配20頭母豬,即可產生882頭商品豬後代,20點指數提高可帶來10,760元的利潤增加。若公豬效率提高到一個生產周期配80頭母豬(國內平均水平),其可影響3,528頭商品豬後代,因此20點指數的提高可帶來43,042元的利潤增加。但如果將公豬效率提高到西方國家水平,即一頭公豬一個生產周期配150頭母豬,20點指數提高帶來的額外總利潤將高達8萬元。可以看到,高指數公豬可以為生產者帶來更多的利潤,並且,公豬效率的提高可以極大的增加高指數公豬帶來的額外總利潤。

  表2. 公豬指數提高20點和40點帶來的額外總利潤

  討論與結論

  動物育種公司的遺傳改良使每一代產生非常顯著的遺傳進展,而在同一代群體中,遺傳指數的分布也存在顯著的差異,有效利用可為生豬養殖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本文結果顯示在一代群體中不同個體間可存在相當於4年遺傳進展的差異,而這些個體間指數的差異之大促使我們考慮如何加以利用使生豬養殖者更加受益。結果同時顯示,基於當前世界水平的公豬效率(公豬:母豬=1:150),公豬20點指數的提高可產生高達8 萬元的額外利潤。即使在當前國內的公豬效率水平下(公豬:母豬=1:80),公豬20點指數的提高也可帶來顯著的額外利潤。高指數公豬的價值如此之高值得大家認真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在當前國內市場環境下,大部分豬育種公司按照固定的價格售賣終端公豬(5000元-12000元),並不考慮其指數。而本文顯示當前國內市場許多公豬的價格被低估了,尤其是高指數公豬。按照指數級別售賣公豬可以使生豬養殖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同時,豬育種公司也需要考慮根據指數級別制定價格的策略從而達到與客戶實現共贏。

更多生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