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共享教育將引發學習方式變革

共享教育將引發學習方式變革

2017-01-01 17:05:4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廣州舉辦的一次教育論壇上專家指出——

  共享教育將引發學習方式變革

  「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慧,伴隨信息化時代撲面而來,人類文明及傳統生活習俗已發生深刻變化。」近日,在廣州大學舉辦的第八屆教育與中國未來30人論壇上,中山大學原黨委書記、國家教育體制諮詢委員會成員李延保的開場演講,直擊會議主旨——「走向人類教育共同體」。

  與此呼應,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長丁鋼的發言,也引發了與會者饒有興致的關注與討論。「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共享養老院,現在冠名共享的行業越來越多,當然也影響到教育。未來,從共享課程、共享圖書到共享教育資源,共享教育將形成規模。」丁鋼認為,弱化擁有權、強化使用權,共享經濟的這一特徵同樣適用未來教育。共享教育同樣具有弱化知識擁有權、強調使用權的作用,它是非正式學習以及非系統知識和能力獲得的重要途徑。在共享教育體系下,人們可以根據各自的意願和需要選擇適當的學習手段與方法。「共享教育的提出,更多是希望強調如何從終身教育走向終身學習,強調個體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及更多關注非系統知識、非系統能力的獲得。」丁鋼說。

  社會形態與技術的迅猛發展必然引發教育變革,教育在反思中面臨重建。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胡欽太斷言,未來三五年,混合學習、STEAM學習、合作學習、學生從知識的消費者向知識的創造者轉變,這4種趨勢和走向必將使學校產生深刻變化。「在辦學體制上匯聚優質教育資源,突破校園界限,不限固定學習場所;在教學結構上打破固定課時、跨越學科界限、圍繞真實生活、重建課程體系,這些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在今後的智能學習過程中,定製服務不再是難題,有教無類能夠真正實現」。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主任何艷玲認為,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知識成為一種可自由獲得的生產資料,大大強化了學習者的主體性。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提出,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高等教育必將突破原有的大學教育、職業教育及學術導向與應用導向、職業導向的界限,改變狹隘固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和制度,培養新的教育機構和組織形態,形成使不同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環境與機制。

  教育的作用始終在服務人類與社會中彰顯。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共擔責任,倡導「全球共同利益」,必須推進人類教育共同體的發展。中山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增俊據此認為,合作共贏下的責任共擔,要求教育確立責任合作與合作共贏的新型內容和評價體系。「這沒有辦法按圖索驥,只有在未來實踐進程中才能夠創建」。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