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貸款行業分析報告 >> 貸款行業現狀分析

貸款行業現狀分析

2019-07-09 13:40:3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銀監會發布《關於小額信貸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貸款公司數量呈快速發展趨勢,企業數量為8551家,從業人數10萬餘人,貸款餘額9377億元,預計今年餘額和實收資本將呈現連續上漲,以下是貸款行業現狀分析。

貸款行業現狀分析

  受宏觀經濟下行、企業發展低迷、社會高利貸衝擊等因素影響,我國貸款公司普遍發展信心不足,業務出現不同程度地萎縮,風險防控壓力加大。2017年,我國共有貸款公司8665家,從業人數10萬餘人,貸款餘額9377億元。貸款行業分析指出,貸款公司的發展,對解決小微企業、「三農」的資金短缺等起到很好的補充救急作用,彌補了傳統商業銀行在基層金融市場中的缺位。

  2018年,我國貸款公司機構數量呈現減少趨勢。2018年貸款行業企業數量為8551家,相較於2017年年底的8665家,減少114家,共有19個省市地區的機構數量出現不同幅度減少。其中,雲南省減少最多,為66家。總體上看,貸款公司機構退出潮仍在繼續。

  截至2019年5月底,共有33家貸款公司掛牌新三板。貸款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從這33家貸款公司披露的2018年經營業績來看,有28家實現盈利,占樣本總數的84.85%,這28家2018年淨利潤達到5.85億元,其中僅1家淨利潤超1億元,1家淨利潤在5000萬-1億元,15家2018年淨利潤在1000-5000萬元,11家淨利潤在0-1000萬元;另外有5家公司2018年處於虧損中。

  在營業收入方面,33家新三板貸款公司,僅28家實現收入增長,占比為31%。而這28家營收增長的貸款公司中,無一家收入超過6億元。前三名分別為商匯貸款、宏達貸款、通利農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61億元、5.37億元和5.10億元。

  在行業政策方面,貸款公司的監管主體不明確。我國銀行業的專門監管機構是中國銀監會,貸款公司雖然從事金融業務,但是沒有金融許可證,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機構,因此銀監會對其進行監管於法無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貸款行業洗牌尚未結束,其中,新三板貸款公司與網絡貸款的融合逐漸成為趨勢,中小體量貸款公司之間,也正在加速融合。不過,在監管的角度方面,綜合市場多家消息發現,「強監管」防風險的態勢,近期恐難消除。近期,市場不斷有消息傳出,銀監會正在起草《網際網路小貸管理辦法》,或將在近期出台。

  貸款是指面向低收入階層和中小企業提供小額度的持續的信貸服務活動。貸款行業現狀分析指出,貸款公司自主選擇貸款對象,以「小額、分散」為原則,向小規模經營活動或中小企業等低端客戶,提供0.1~20.0萬元的無抵押信用貸款。

  目前,我國貸款行業缺乏統一的監管主體和監管規範,尚未建立起系統完備的監管體系和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各地政府制定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措施往往各自為政、差異很大,並且存在重發展、輕規範的監管導向。當務之急是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對貸款行業進行集中監管,明確規定監管機構的監管職責以及監管不力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作為貸款的監管機構,不僅要審查這些小額貸款機構的合法性,還要根據國家政策和社會公德來評價他們的正當性,並對其違法違規行為予以通報、施以嚴懲,從而規範貸款經營者的經營行為。

  為整治行業亂象,規範經營模式,2019年6月底,央行及銀監會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規定貸款公司監管部門暫停新批設網絡(網際網路)貸款公司,暫停新增批貸款公司跨省(市、區)開展貸款業務。由此可見,貸款行業已經進入了緩慢發展期。以上便是貸款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貸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貸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