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直在大力發展新能源,主要的三大產業是水電、風電、汽車。國家在去年和今年出台了許多政策,有關於汽車行業、水電行業、風電行業的。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一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如何。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是怎麼樣的。
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
截至2021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34億千瓦,同比增長約17.5%;其中,水電裝機3.7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萬千瓦)、風電裝機2.81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53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2952萬千瓦。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國家給予了很大的扶持政策。國內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奇瑞等企業都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能源汽車。各大中型汽車企業都緊缺一批能從事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就業前景一片光明,畢業生供不應求。
此外,我國地熱能產業正處在戰略機遇期,地熱產業將拉動直接投資4000億元,可提供近80萬個就業崗位,並帶動地熱全產業鏈總投資突破1萬億元。到2035年,將累計帶動地熱全產業鏈總投資達5萬億元。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中國對新能源領域早有布局,2016年底新能源領域發展「十三五」規劃已在相應領域做出具體規劃;此後之後新能源領域政策指導逐漸完善。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並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天然氣。探索深化地熱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國家層面的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以及每年下發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目標為各省的新能源發展提出了目標與進度安排,對於各省主管部門來說,合理的規劃不應該僅僅體現在如何實現產業配套的要求,更多的還體現在新技術的應用與新模式的開拓上。
小編對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以及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下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