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行業在各個城市中可能會不太一樣,但是這並影響殯葬行業的發展,殯葬行業雖然是一個比較偏門的行業,但是殯葬行業的發展卻是非常的不錯,在如今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狀況殯葬行業發展前景當然是更好了,下面就讓報告大廳的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未來十年殯葬行業前景以及未來殯葬行業的發展方向吧。
未來十年殯葬業前景
報告大廳根據業務遍布全國十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三十餘座城市的公墓單位及殯儀服務機構——福壽園公司的墓園銷售服務和殯儀服務收益情況計算,2020年平均殯葬費用(包含墓地)為26378元/具。
報告大廳以此為基準,利用2014-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速測算出我國每具遺體平均殯葬價格,結合我國曆年死亡人口數計算,2020年中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638億元。
未來,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我國每年死亡人數也將呈現小幅增長的態勢,這將為殯葬行業帶來更大的需求;同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費支出的增加,人均殯葬支出也將不斷提高,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廣闊。
報告大廳按每年死亡人數1000萬計算,假設年均消費支出增長8%,至2026年人均殯葬價格將提升至4.1萬元,則2026年我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114億元。
未來殯葬行業的發展方向
一、生命教育
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我們開始追求美好與幸福的生活狀態。但別忘了,死亡,是每個人必然的結果。在更加健全的教育體系,更和諧的社會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國內殯葬類專業將由現在的技術化向學術化轉變,帶來的首個研究課題應該是「生命教育」。這並不是單純的生物學範疇,而是哲學與社會學的融合、升華。曾在2007年前後就開設了關於殯葬的「哲學班」,國內首個有資格授課的高等學府是北京大學。
二、專業分工
社會的進步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就在於專業分工的細化。吉天祥專業殯儀服務小編介紹目前國內殯葬行業最火爆的商業模式就是「項目分包」(類似於工程分包)。即各大殯儀館/墓園,將洗化穿脫、鮮花布置、樂隊吹奏、禮儀服務、餐飲住宿、墓園銷售、落葬服務等項目分包出去,發包方統一收費,再與承包方進行利益分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產生專業的服務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服務承包,小型服務公司會轉型為勞務/技術輸出企業。(目前北京地區已經出現此類企業,只是還處於初期階段,即人員與技術仍由企業自己負責)
三、大數據時代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未來的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大數據的建立。死亡證明、火化證、安葬證等殯葬相關證照的辦理也將迎來電子化與信息化。如目前國內各級民政部門所建立的「公墓信息化管理系統」。由此所帶來的大量數據,可配套相關服務鏈條。如十年前就紅極一時但現在都沒人能做得好的「生命回憶錄」,通過個人信息數據化的建立,在逝者生前便可對個人數據進行分析,加上5G通訊的加成,通過網絡人工智慧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生命回憶錄」。再比如,因歷史原因,未來10-20年是老齡化最嚴重,死亡量最高的時期,大量的獨生子女對親人的親戚朋友等社會關係掌握不全面,通過個人信息比對,可以更快地對逝者的親友進行分析,第一時間發出訃告,由此幫助喪戶更好地完成喪事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