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殯葬企業註冊量逐步上漲,我國殯葬行業亂收費狀況嚴重。當下,殯葬行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從保守走向開放的過程中,被市場經濟的大潮推向市場化後,整個社會殯葬的管理、改革和經營服務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未來,我國殯葬行業市場需求將維持在較高水準。
目前來說,殯葬服務行業還是一個冷門行業,但是雖然冷門,利潤卻不低,參與的少行業競爭就小,競爭小了就容易獲得利潤,所以殯葬行業作為一個冷門行業,利潤還是比較高的,利潤高了,殯葬服務行業的前景就不會差。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老齡人口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老齡化還將進一步發展,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死亡率必然會越來越高,隨著死亡率的提高,殯葬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殯葬服務行業的前景將會越來越好。
2022-2027年中國殯葬行業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我國殯葬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江蘇、遼寧、山東等地區。其中,江蘇省目前以6086家企業排名第一,占比全國總量的7.6%。遼寧省以5431家企業排名第二,山東省以5117家企業排名第三。此外,河北、黑龍江、安徽和湖北的企業量均達到了4000家以上。
中國殯葬服務業中火化服務僅由政府機構提供;遺體處理、運輸及化妝等殯儀服務主要由政府下屬單位主導, 民營主體參與在許多省份仍受到限制;而經營性公墓已經向民營資本開放,投資主體包括國有、民營、國有和民營 共同投資等幾種情況,市場參與度較高,主要管控來自於特殊用地性質和民政部的「經營性公募」牌照。
我國未來殯葬發展的方向,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從21世紀初,殯葬改革出現了新的困難和挑戰,「政府主導與市場主導」「公益殯葬與暴利殯葬」「火葬生態與土葬生態」「傳統殯葬與現代殯葬」等突出矛盾爆發,殯葬改革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面臨重要抉擇。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積極而慎重地推進殯葬改革,是未來中國改革的主題之一,是關係到社會民俗改革、社會文明進步、黨風建設和人民利益。在這個問題上,容不得半點猶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殯葬改革初期提倡的花圈、簡單遺體告別等寄託哀思的形式,已不適合群眾的「胃口」。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長、資源的銳減和環境的惡化,引發了殯葬業的一場以解決遺體處理與人類生存環境為核心內容的嶄新革命,倡導低碳祭祀、綠色殯葬成為我國殯葬業的轉變方向。所謂綠色殯葬,廣義的定義是指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設施設備和先進管理理念,以促進殯葬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殯葬綜合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殯葬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殯葬模式。而狹義的綠色殯葬是指按照環境保護的理念,即推行殯葬改革,減少資源消耗,減低並控制污染排放。綠色殯葬方式的不斷豐富,是人民思想的進步,更是人民對殯葬文化的全新認識,提升了整個社會對殯葬文化的認識高度。
當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已經網際網路化之後,殯葬行業可能會是我國最後一個被網際網路化的行業,同時,隨著殯葬行業網際網路化,將會使得該行業運行趨於透明,殯葬O2O行業的推進,也將會終結殯葬行業不合理的暴利行為。
中國2020年殯葬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為2577億元,同比2019年上漲2361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14億元。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只有5所高職院校、3所中職院校開設殯葬類專業,但殯葬行業人才需求量大,僅殯儀館這塊,每年的人才缺口在1萬人左右。殯葬並不只是技術或服務性質,殯葬本身是一種文化活動。所謂殯葬,一個方面是遺體的處理,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處理。
非科班出身並不一定意味著不專業,但殯葬業缺乏專業人才是現實。前述調查還發現,1500多名受訪者中,有53.74%的人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僅有13.39%的人持有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開設殯葬專業的院校較少或是專業化人才缺乏原因之一。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全國只有5所高職院校、3所中職院校開設殯葬類專業,專業方向主要有殯葬服務、殯葬設備、防腐整容、陵園設計四大類。但總體上,8所院校的畢業生少、學歷層次較低。
據民政部2021年數據,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373個,其中殯儀館1774個,殯葬管理機構815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673個。與之相對的是,我國的死亡人數、火化遺體數、火化率卻逐年上升。有機構測算,中國2020年殯葬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為2577億元,同比2019年上漲2361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14億元。
殯葬政策規範需完善,綠色殯葬成我國殯葬行業轉變新方向。殯葬行業人才需求量大,僅殯儀館這塊,每年的人才缺口在1萬人左右,而全國現有的8所開辦殯葬類專業的中、高職院校,殯葬專業畢業生每年總計不足千人。隨著老齡人口的持續增長,預計殯葬行業的人才缺口將越來越大。
以上就是殯葬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殯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殯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