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能源報告 >> 充電樁 >> 2025年充電樁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充電樁擴容助力新能源車假日出行無憂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新能源車充電難的問題似乎有了明顯改善。與以往節假日相比,高速服務區充電排長隊的現象大幅減少,這得益於充電設施的快速完善和補能方式的多元化。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月4日,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新能源汽車充電量達306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8%,創歷史同期新高。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充電基礎設施的進步,也體現了相關部門在資源調配和服務優化上的努力。

  一、充電樁數量增加,補能效率顯著提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充電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在滬陝高速江都服務區,記者看到12個快速充電樁可同時為20輛車提供充電服務。儘管充電車位一度滿員,但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排隊等候時間僅約10分鐘。相比兩年前節假日需要等待半小時以上的情況,充電效率有了顯著提升。服務區工作人員表示,充電樁數量的增加和對面服務區的靈活調度,有效緩解了排隊壓力。

  此外,G60滬昆高速嘉興服務區引入了多家充電樁運營商,共配備80把充電槍,並配置了多台移動充電機器人,可根據需求提供「送電上門」服務。這種多元化的補能方式,進一步提升了充電的便捷性。

  二、換電模式成為高速補能的重要補充

  除了充電樁的擴容,換電模式也在緩解高速充電壓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某新能源汽車品牌為例,「五一」期間,G15瀋海高速、G3京台高速和G2京滬高速的換電網絡最為繁忙,每天的換電單數分別達到了3374單、1902單和1827單。目前,該品牌已建設運營了983座高速換電站,81%的車主在高速上選擇換電作為補能方式。換電模式的高效性和靈活性,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了更多選擇。

  三、靈活舉措保障新能源車出行順暢

  為應對節假日出行高峰,各地採取了多種靈活舉措。例如,滬昆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設置了移動充電車和移動充電機器人,可根據需求動態調配,提供應急充電服務。陽澄湖服務區則推出差異化充電引導服務,對選擇僅充至七成電量的車主給予30元優惠券,鼓勵「快充快走」,避免長時間充電引發排隊。

  此外,多地通過智慧調度技術優化充電服務。例如,瀋海高速萊西服務區啟用了「智慧監控」系統,每15分鐘對充電樁巡查一次,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30分鐘內。安徽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則覆蓋了視頻客服系統,車主可通過掃碼視頻連線獲取技術指導,進一步提升了充電體驗。

  四、多方協作推動充電服務優化

  從充電樁擴容到移動充電設備的靈活調度,再到換電模式的高效補充,多方協作與技術創新的疊加效應,正在加速緩解新能源車主的長途出行焦慮。智慧調度系統和優惠引導政策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和用戶體驗,讓假日期間的高速充電更加順暢。

  總結來看,隨著充電設施的不斷完善和補能方式的多元化,新能源車在節假日期間的充電難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這不僅提升了車主的出行體驗,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綠色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充電樁市場分析:充電基礎設施高速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配套設施,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通知,將開展2025年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旨在加快補齊農村地區公共充換電設施短板,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這一政策的出台,無疑為充電樁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充電樁市場分析

  一、政策助力充電樁行業加速發展

  根據通知內容,今年將支持75個縣開展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相比2024年增加了8個。同時,考慮到汽車保有量的穩步增長,申報試點縣所在地級市汽車保有量門檻也從20萬輛提高到25萬輛。《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充電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益,也提高了新增充換電設施的使用率。此外,北京、河南、安徽等地也密集發布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加速布局。

  二、充電基礎設施高速增長,緩解用戶焦慮

  充電樁的廣泛分布對於緩解電動汽車用戶的「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至關重要。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321.3萬台,同比上升49.1%。其中,1月份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9.5萬台,同比上升49.5%,公共充電樁增量更是高達18.1萬台,同比增長222.5%。這一高速增長的態勢,讓電動汽車用戶在出行時更加安心,對車輛的續航里程更有信心。

  三、充電樁概念股業績表現亮眼,投資價值凸顯

  在充電樁行業的快速發展下,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也頗為亮眼。充電樁市場分析指出,有45隻充電樁概念股在2024年實現了淨利潤同比增長(含扭虧為盈)。其中,不乏一些業績大幅增長的公司,如某公司在報告期內緊抓海外新能源充電行業發展機遇,深耕數字能源海外市場,實現了淨利潤的大幅增長。此外,還有一些公司雖然上一年已經盈利,但在2024年依然實現了淨利潤的大幅提升。

  在這些業績預增的充電樁概念股中,部分公司今明兩年的業績彈性十足。根據多家機構的一致預測,一些公司的淨利潤增速有望超過30%。同時,從估值水平來看,部分業績預增的充電樁概念股滾動市盈率低於30倍,市淨率低於2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總結:

  綜上所述,2025年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充電樁行業將迎來更加快速的發展。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數量的持續增長,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體驗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充電樁概念股的業績表現也頗為亮眼,投資價值凸顯。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充電樁行業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

2016年我國各省充電樁建設進展數據分析

  充電樁是為電動汽車充電的電氣設備,充電樁的建設對後續新能源汽車能否完成2020年規劃目標起決定性作用。

  近期各地政府對充電樁建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有望進一步推進充電網絡建設。2016年我國各省充電樁建設進展數據分析內容如下。

  上海市政府網站2016年27日消息,2016年上海市電力公司新建227座城市公共快充站、22座高速快充站、12座公交快充站,全市共計新建充電樁5084個。上海電動汽車充電平均服務半徑縮短至5公里,率先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全覆蓋。根據「十三五」規劃,上海將全面建成651座公共充電站、39座公交車充電站、225座計程車充電站及3495台環衛物流專用充電樁。

2016年我國各省充電樁建設進展數據分析

  2016年12月26日,《成都市「十三五」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公開徵求意見稿出爐,到2020年成都擬建設充電樁超過11萬個,總體樁車比達到1:1.1。北京市地方標準《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設計規程》已完成徵求意見稿,於2016年12月16日開始徵求意見。

  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達到10.7萬個,較上一年增長118%,加上私人充電樁,充電樁總數已經超過17萬個。不過,即使將充電樁總數按照27.7萬個來計算,目前的車樁比也在2.7:1以上。此前,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童光毅曾表示,根據《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車樁比將接近1:1。充電設施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2016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2.7萬輛,銷售4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和60.4%。但目前純電動汽車普遍存在續航里程短的問題,加快建設配套充電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凸顯。某機構認為,國內將首先推廣公交、通勤、巴士等純電動客車市場,該類車行駛區間固定,充電站建設位置相對明確,並可為計程車或其他電動大巴提供充電服務。對於乘用車市場,高速公路、購物中心、辦公樓、小區等配套充電樁具有一定需求,其位置固定也便於管理。

  浙江構建充換電服務圈目標:城區10分鐘、郊縣20分鐘

  目前已建成集中式充換電站187座、分散式充電樁11000餘個,在杭州市區3公里內便可找到充電設施。這是上周一從浙江省能源業聯合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下簡稱「浙江充電聯盟」)在杭召開的成立大會上獲知的消息。

  浙江省是全國最早開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省份,也是率先建成國內首個跨城際電動汽車快充網絡的省份,還是構建「城區10分鐘、郊縣20分鐘」充換電服務圈、實施「電池供給+換充服務+里程計費」商業運營模式、微公交模式試點的示範省份。可以說,浙江省這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根據《浙江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十三五」發展規劃》,浙江省到2020年,將新建集中式充換電站800座以上、分散式充電樁21萬個以上,具備滿足23萬輛以上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能力;其中,到2020年,新建公共服務領域專用充換電站400座以上,新建用戶自用充電樁19.8萬個以上,新建各類公用充換電站240座以上、公用充電樁1.2萬個以上,新建160座以上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站。

  廣西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將建充電樁7.6萬個

  2016年1~11月,廣西新增新能源公交車1218輛。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推廣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寶駿E100」兩座純電動轎車於2016年8月獲得國家新能源車公告,並已納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公司於2016年9月份推出體驗車,開展用戶體驗活動。體驗活動將持續開展至2017年6月份,屆時將在全區累計投放4000台寶駿E100體驗車。廣西源正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城市客車於2016年12月納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並共投放351輛全鋁車身新能源客車用於南寧市各公交公司。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重要支撐。在汽車產業發展方面,2015年廣西汽車工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323家,汽車工業完成總產值2424.79億元,汽車整車產量229.40萬輛,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全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00.52萬輛和204.00萬輛,東風柳汽產銷量分別為28.34萬輛和28.23萬輛。預計2016年廣西汽車工業產值2670億元,汽車產量達240萬輛。廣西已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源正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的31款新能源汽車產品獲得了國家公告,產品涵蓋了純電動轎車、純電動客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郵政車、純電動廂式運輸車、純電動倉柵式運輸車、純電動自卸式垃圾車等多種車型。

  據悉,2015年,廣西共新增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1336輛。其中節能與新能源客車1221輛,包括純電動客車583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368輛,混合動力客車270輛;新增純電動轎車115輛。其中南寧市新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306輛、混合動力客車135輛。

  據悉,南寧、柳州、桂林等主要城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於1:12,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於2公里。根據《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徵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目標意見的函》(國能綜電力〔2015〕749號)的任務分解,初步規劃到2020年,廣西建設充電站303座,充電樁7.6萬個,折算後共計可服務標準車輛104647輛;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共計274303萬元,配套電網建設投資共計101812萬元。

  廣州400輛新能源公交將於年前上路

  羅沖圍充電站是廣州交通集團規劃建設的系列大型充電站之首個項目,未來將繼續在茅崗、番禺、荔灣等區域進行規劃部點,為廣州市公共運輸行業新能源應用做好配套服務。

  該站共建有21套充電樁。其中,三相交流樁84kW快充樁(採用2台42kVA交流樁合併而成)10套,120kW雙充直流一體式充電樁3套,90kW雙充直流一體式充電樁5套,30kW單充直流一體式充電樁3套,可供比亞迪、金龍、海格、五洲龍、宇通、北汽、江淮、帝豪、奇瑞、東風等多個品牌新能源客車提供充電服務。充電站甚至考慮在閒暇時段向社會開放,為新能源私家車主提供車輛充電服務。

  隨著充電配套設施的逐步到位,廣州公交系統的新能源化也將步入快車道。根據交通運輸部頒發的《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考核辦法(試行)》通知,預計到2020年,廣州市的公交車中,將有65%為新能源客車。

  昆明將建122座電動汽車充電站、3萬多個充電樁

  昆明市工信委日前發布消息稱,昆明市規劃到2020年新建122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和35800個分散式充電樁,構建覆蓋全市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體系。

  據介紹,經過數年推廣,昆明市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電動汽車,但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仍然滯後。截至2015年底,昆明市累計建成306個充電樁,目前仍有278個充電樁在建。

  按照相關規劃,昆明市今後將以居民住宅區及辦公場所停車場地建設自用充電樁和公交、出租、環衛、物流等特定行業停車場地建設專用充電設施為主,全面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構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體系。

  昆明市工信委表示,到2020年,昆明市將建設122座充電站,包括36座公交專用快速充電站、8座環衛專用充電站、18座物流專用充電站、30座城市公共充電站(含電動計程車專用)、10座旅遊車專用充電站以及20座城際高速公路公共充電站。此外,昆明市還將建設35800個分散式充電樁,以滿足未來5年新增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據介紹,昆明市將對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公交車輛(含計程車)充電服務費最高限價為0.62元/千瓦時,非公交車輛最高限價為0.72元/千瓦時,充電時不收停車費,所收費用將用於彌補充電設施運營成本。

  成都:4年後成都城區每公里都有充電樁供電動汽車充換電

  按常規模式發展,至2020年全市建設充電樁超過11萬個,總體樁車比達到1:1.1……」2016年12月23日,《成都市「十三五」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出爐。《徵求意見稿》對未來成都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發展,提出了規劃。

  5城區外約1.5公里一個充電樁

  在城市核心區,1公里內就能找到電動汽車充電樁——這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在去年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的目標要求。

  本次成都《徵求意見稿》將2020年規劃範圍劃定為成都中心城區,包括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管轄範圍及繞城高速路外側500米生態帶以內,以及天府新區直管區等區域。中心城區核心區的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於1公里,非核心區的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於1.5公里。

  滿足約12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作為2013年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確定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城市,成都近年加快建立完善的充(換)電設施服務體系。《徵求意見稿》指出,按常規模式發展,至2020年成都市建設充電樁超過11萬個,總體樁車比達到1:1.1;公共充電服務覆蓋率達到70%以上,滿足至少約12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那麼,成都市將如何又快又好地建設充(換)電設施?《徵求意見稿》特別提出構建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引導國企、民企、私人業主等多方參與充(換)電設施建設,創新形成以社會投資為主體、政府投資為補充的投融資架構,支撐充(換)電設施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2016年1月-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42.7萬輛,銷售4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0%和60.4%,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充電樁和充電站這一重要配套產業的完善將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充電樁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了解,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各地已出台多項扶持政策支持充電樁建設。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充電樁建設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

2015年充電樁品牌十大排名

充電樁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充電樁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充電樁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充電樁精選報告、充電樁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充電樁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充電樁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