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充電樁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從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到偏遠地區的戈壁灘,從央企基建到民營資本,各方圍繞技術路線、市場份額和商業模式展開激烈競爭。本文通過對充電樁行業的市場動態、技術趨勢和投資機會的分析,探討充電樁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充電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充電樁行業正加速洗牌。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358萬台,私人充電樁保有量達924萬台。然而,2024年公共充電樁新增量85萬台,較2023年同比增速43%顯著放緩,導致充電樁產品價格有所下跌,給製造企業帶來盈利壓力。在此背景下,高壓快充技術有望成為未來充電樁市場的主流。多家公募基金經理認為,超充技術的快速疊代和產業資本的進入將推動行業加速整合,中小公司面臨被收購或退出的壓力。
市場上,華為、理想、小鵬、小米等企業均表示要大規模建設超快充電樁,蔚來和寧德時代合作推廣換電模式。以深圳為例,其正著力打造「超充之城」,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02座、充電樁超41萬個,超充站和充電槍數量全面超過加油站和加油槍。深圳筆架山公園的「光儲超充-車網互動」一體化示範站,部署了3套全液冷超充主機,配備6把液冷超充槍和22把快充槍,還配置了咖啡驛站,為車主提供便捷的充電體驗。
充電樁行業發展方向分析提到高壓快充技術主要有大電流和高電壓兩條技術路線,其中高電壓技術因可降低能耗、提高續航、減少重量、節省空間等優勢,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目前,市場上快充樁功率多數在120—240kW,而5C以上的超快充功率在500kW以上,20分鐘內即可充滿電,對充電功率模塊的要求更高。
目前,市場上建設、運營充電樁的企業眾多,形成了央企基建、車企生態、第三方運營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石油、國家電網依託能源網絡搶占先機,華為、小鵬等企業通過生態閉環綁定用戶,特來電等第三方運營商則憑藉規模效應構建護城河。在中小城市,還有眾多中小創業公司參與其中,充電樁市場形成百家競爭的格局,競爭十分激烈。
充電樁運營是重資產的生意,在電動車發展初期,利用率低下,盈利微薄。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提高,頭部運營商開始盈利,發展較早的企業有卡位優勢,占據較好地段,客流量也較高。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截至2025年初,我國公共充電樁運營商市占率排名前四合計占比58%,競爭格局偏分散。
多位基金經理認為,技術疊代和海外出口是充電樁企業未來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一方面,快充升級將推動充電樁功率大幅提升,製造難度和產品價格也被推高。另一方面,出口新興市場將帶來新的增長機會。過去充電樁出口歐美市場已漸趨穩定,東南亞、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電動車發展滯後,正處於滲透率爆發前夕,充電樁需求或將迎來快速增長。
此外,政策落地情況、下游需求情況、出海情況和技術進步情況也將影響充電樁行業的發展。《關於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的出台有望進一步擴大充電樁滲透率。當前車樁比仍維持在2.5:1左右,與1:1的理想比例還有較大差距,隨著新能源車數量持續增長,需求預計較為穩健。當前海外車樁比缺口遠大於國內,價格和毛利率水平也相對較高。隨著大功率快充技術、光儲充一體化等技術進步,也有望進一步催化充電樁需求。
充電樁市場的增長已經從跑馬圈地走向精耕細作,從電力搬運工升級為能源路由器。超充的技術突破和場景下沉、能源網絡的重構(如參與虛擬電廠等)都可能帶來進一步的增長空間。隨著一線城市超充逐漸覆蓋,中小城市的下沉市場也成為各方角逐的重要場景。需求總量激增,充電樁在一二線城市快速普及,密度提升,並向低線城市下沉。需求結構化特徵明顯,私家車占比提升推動社區慢充、目的地充電需求;網約車、物流車帶動城市快充節點加密。與此同時,技術疊代壓力也較大,電動車電池容量普遍突破80kWh,倒逼充電樁功率從60kW向180kW+升級,老舊設備或面臨淘汰。行業整合在加速,中小運營商也可能面臨被收購或退出的情形,最終有望形成「全國性平台+區域龍頭」的壟斷競爭格局。
六、總結
2025年,充電樁行業在技術疊代和市場整合的雙重推動下,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高壓快充技術有望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超充技術的快速疊代和產業資本的進入將推動行業加速整合。央企基建、車企生態、第三方運營三足鼎立的格局下,充電樁運營企業需不斷提升技術創新和服務質量,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技術疊代、中小城市下沉市場和海外出口是充電樁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長,充電樁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更多充電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充電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