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蛋雞業規模龐大,占世界蛋雞飼養總量的40%以上。現代蛋雞業生產,首先追求的是蛋雞具有較高的產蛋率及較好的環境適應能力。這就需要有經過遺傳改進,而具有高產性能的家禽良種作為基礎。以下對2017年蛋雞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2022年中國蛋雞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我國養雞數量雖然居世界首位,發展速度也很快,但是養雞整體水平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譬如說,蛋雞產蛋量,美國已達18kg/只,料蛋比達 2.3:1;而我國產蛋量僅僅為15~17kg/只,料蛋比2.6~2.8:1。差距最大的是產蛋雞年存活率,我國目前僅在70%~80%左右,飼養水平較好的雞場也僅僅達到85%,而美國為90%~92%。由此可見,我國蛋雞業的效益還有一定潛力可挖掘。
雞蛋是一種廉價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居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我國城鄉居民的雞蛋消費主要以鮮蛋消費為主。目前我國雞蛋產量穩步增長,城鄉居民家庭人均蛋品消費量亦有明顯增加。雞蛋出口及儲運損失占總產量的比例在10%左右,其中儲運損失約占4%,出口約占4%,加工等其他用途約占2%。以當前我國雞蛋產量和人口比例計算,人均雞蛋占有量約為16 kg。換言之,我國以占世界21%左右的人口,生產並消費世界40%左右的雞蛋,人均雞蛋消費水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一是雞蛋價格會更加便宜。這是因為隨著伊莎褐藉助上市公司不計成本地搶奪市場地盤,國產京紅品種的奮力拚搏,節糧蛋雞、大午金鳳、新楊黑雞等特色品種的效益累增,以及飼料價格、人工、設備、建築成本的不斷降低,必然會拉低雞蛋價格。
二是種源問題將有保障。從目前來看,祖代雞還是處於過剩的狀態,但是到2016年下半年海蘭褐的種雞供應有可能會比較緊張,普通雛雞價格仍然不會太高。同時受禽流感封關的影響,進口祖代雞會減少。
三是商品蛋雞養殖效益會下降。按照以往的經驗,自2000年以來,我國蛋雞行業還沒有出現過連續三年保持盈利的市場行情。同時,規模場在不斷增加,雞的單產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但市場的消費水平增長並不明顯,再加上目前養殖場對疾病控制的比較好,大面積的嚴重傳染病在減少,從而致使2016年商品雞相對過剩。
四是本地化現象更加明顯。本地化是指雞蛋當地生產當地人消費。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未來會形成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個消費圈。圍繞消費圈500公里以內會形成養殖重點區域,當天生產的雞蛋就能運輸到當地的市場,次日進行銷售,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本地化的地位優勢、價格優勢及品牌優勢。
五是金融資本將對行業發揮作用。蛋雞保險能夠為蛋雞行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融資租賃能夠提升設備的現代化;雞蛋期貨能幫助蛋雞企業規避一定的市場風險。
六是全產業鏈模式為今後行業發展提供動力。例如,北農大推行的「育種——種雞飼養——飼料——科技服務——品牌雞蛋——淘汰雞產業園」生產模式;德青源的雲養殖概念及峪口的流動超市,這些都是打造完整產業鏈的很好的模式。
七是青年雞的專業化將成為優勢。青年雞對滿足養殖場的全進全出及設備利用率有很大的優勢,為蛋雞的健康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目前青年雞行業魚龍混雜,市場有待規範,青年雞場應以提供100日齡的青年雞作為主要目標。
八是雞糞轉化為有機肥應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目前我們面對的環保壓力很大。利用雞糞生產有機肥能夠為企業增值,為農業增產,並解決國家的環保問題,可以說利己利民利國。因此政府應對新上和改建雞糞處理設備的養殖場給予大比例的補貼。
九是抗生素的使用越來越受到限制。隨著食品安全檢測越來越嚴格,抗生素的危害為大眾所認知,品牌雞蛋會受到更嚴格的監控,抗生素的使用也會受到更嚴格的限制。
更多蛋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蛋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