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煤上下游分析
二、電煤行業產業鏈分析
行業上游影響及風險分析
一般而言,行業產出通常取決於資本與勞動力投入,由於煤炭行業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煤炭生產主要依賴於資本投入;又由於煤炭行業建設周期多為2年,因此,煤炭產量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前期的固定資產投資。2011年上半年,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相對緩慢,1-6月份累計投資1708.61億元,同比增長19.5%,第三季度以來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三季度末累計投資3268.79億元,同比增長24.6%,結合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以往的季度變化趨勢, 2011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達到25%左右,原煤產量將達到34.71億t。考慮到我國煤炭總量控制政策的影響,2012年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達到20%~25%,原煤產量達到36.78~37.23億t。
但是煤炭運力受限,影響煤炭資源的有效供給。「北煤南運,西煤東送」是我國煤炭運輸的基本特徵。我國煤炭生產地和消費地空間分布不平衡,晉陝蒙三個地區2010年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57%,同時由於中、東部省區由煤炭輸出省向煤炭輸入省轉變,區域市場調節難度加大,煤炭運力成為煤炭從生產轉化為有效供給的關鍵因素。
行業下游風險分析及提示
2009年我國電煤消費量約為煤炭消費總量的46%,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國排放總量的42.8%,溫室氣體排放接近全國總量的50%,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壓力很大。但是,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根據我國能源資源的稟賦,我國煤電機組必須發展且擔當主力軍。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推進煤電綠色開發,煤電綠色開發將會加大煤電行業研發成本的提高。發展熱電聯產是國家鼓勵的十大節能工程之一,以前對熱電聯產電源的規劃、布局考慮不夠。
關聯行業風險分析及提示
電煤行業的關聯行業風險主要有上游煤礦開採以及煤的運輸瓶頸問題,目前我國煤礦總體數量在減少,煤礦開發集團化正在逐漸形成,生產規模化、集中化有利於提高生產技術開發進度和減少生產管理成本,但是生產過度集中化又容易形成壟斷價格,一旦壟斷價格產生將對電煤行業的生產成本形成很大的影響。煤炭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兩種方式近年來都表現出明顯的運力瓶頸。目前我國鐵路的煤炭運輸量占全國煤炭運輸量的70%以上,煤炭運力成為煤炭從生產轉化為有效供給的關鍵因素。
煤電行業受到國家環保政策的限制,對煤電行業提高生產技術開發的投入資金將會形成影響,另外風電、水電、核電的發展都會對煤電行業的電力價格形成制約,削弱煤電電力提價的能力,煤電行業的利潤將無法大幅度提高。一旦電煤價格過高,煤電行業的生產將會減少,對電煤的需求將會減少,對電煤的價格將會形成影響,進而降低電煤行業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