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孵化器行業競爭分析報告顯示,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創業者,同時也衍生了一大批創業「孵化器」,且呈「野蠻生長」之勢。野蠻生長讓一些經營方找到一種「商業模式」,針對國家與園區給予一些補貼而去做孵化器,提供供求關係的一個比例失調,目的就是為了從中盈利。下文就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孵化器行業競爭分析。
其實無論是哪個行業,從上往下,需要對接各類服務以及人,必然會造成一系列整合平台的出現。而對於整個創業大環境來說,同是如此,對於創業者而言,面臨註冊、法務、場地、找投資者等等複雜而又繁瑣的流程,創業者也需要此類平台為他們解決這些。
近日,聚創空間上海召開一場「我的創業該去哪」公開課,且聯手企業去哪網與創業者進行交流、分享,同時漕河涇孵化器與科技50參與現場互動。據了解,聚創 2014年12月成立於北京,致力於打造一個服務於創業者和創業服務商的一站式資源對接平台,以聚創APP與聚創空間完成線上線下的對接,目前分布於北京、上海、深圳。
在公開課當天,聚創產品總監高鳴對筆者介紹道,聚創是一站式創業者服務平台,用戶有準創業者、創業者等等。一般創業者在沒有成為註冊公司法人之前,很難享受到孵化器內的各類服務,而聚創針對自由人、自由創業者、無註冊公司的創業者,也能享受這樣一個落地式的一站式的創業服務。但聚創不提供實體辦公服務,用戶在平台上提出具體的訴求,通過APP發布訂單,由客服人員接受需求並處理,整個過程是免費的。
四大業務服務創業者
目前聚創主要分為「找錢、找人、找場地、註冊」四塊業務。高鳴表示,對於找錢這塊,自家的方創資本為最基本的立足點,並且接觸國內多家投融資機構;「找人」 則是通過自辦或協辦一些線下活動的方式,讓更多創業公司可以找到合作夥伴,並進行資源的對接;而找場地主要為尋找更多優秀創業孵化器、園區,將更好的創業政策與場地打包推薦給創業者,從而了解更多的信息與服務。
企業註冊是創業者剛性需求,同時也是當下聚創最核心的切入點。以更低的成本採取一站式服務(包含代理記帳、財稅、開戶等),在降低創業者成本的同時,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本次公開課上,聚創與企業去哪兒簽訂合作協議,並取得1488特有價格。
我國創業潮在今年達到一個峰值,主要取決於宏觀經濟走向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概念的提出。創業者達到峰值,一些創業孵化器開始「野蠻生長」。高鳴說道: 「野蠻生長會發生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很多經營方針對國家和園區給予的一些補貼而去做一些眾創空間,他們是為了補貼而獨立進行一套商業模式。正因為很多人是通過這種模式進行商業變現,將創業者忽悠進來,導致『軟服務』無法很好提供。」
雖然創業孵化器呈現「亂世」,但對於優秀的孵化器而言,也是一種機會。提及聚創是否為創業者提供直接服務時,高鳴對筆者表示,聚創不擅長在細分領域服務,對於這一點,由更值得信賴的服務商去完成。聚創只是提供一個平台,與更多服務商進行接洽,提供於創業者。
最後據筆者了解,黃曉明也加入聚創,他作為聯合創始人,並擔任聚創的形象大使,他希望更多人加入創新創業大潮,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相關孵化器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科技孵化器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更多孵化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孵化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