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是人類生活的片段,是歷史的、具體的,是人們對其生活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自然環境狀況的總體認識。這既可以是對當前狀況的分析,也可以是對歷史環境的概括。但自然和社會的情況複雜,生活又是多方面的、多色彩的,人們對時代的把握就不能「一言以蔽之」。近年來,人們對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徵有多種說法,如,知識經濟時代、資訊時代、後工業時代、服務經濟時代、後危機時代、化石能源時代、石油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對時代的分析,首先要明確立足點,其次要提出劃分時代的標誌。這樣才能從某一個方面或角度把握時代的特徵或本質。
我們從經濟方面劃分時代,就多種多樣。以勞動工具的質地劃分時代,有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等。以交換方式劃分時代,有自然經濟時代、商品經濟時代、市場經濟時代、產品經濟時代。以生產資料所有制劃分時代,有原始公社制、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社會主義制。按社會的主要產品劃分時代,有農業經濟(主要生產農產品)時代、工業經濟(主要生產工業品)時代、服務經濟(主要生產服務產品)時代。從社會能源消耗劃分時代,可分為柴草時代、燃煤時代、石油時代、可再生能源時代,等等。總之,對時代的劃分,必須持有明確的目的和劃分標誌,才能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分析具體問題。
任何經濟的發展,都會經歷自身的成長過程。農業經濟,它經歷了小農經濟、合作社經濟、農場經濟……。工業經濟,它由手工業作坊到機器大生產,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第三次工業革命。現在,傑里米宣稱「工業時代的終結」,「工業時代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1]。如果單純討論工業經濟,它不僅會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第四、第五次工業革命都可能發生,但傑里米認為當今世界經濟整體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就值得商榷了。
當今世界,國民經濟(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是,服務業為主,超過60%;工業其次,略占30%;農業最小,不到10%。這種狀況說明,國民經濟自然處於服務經濟時代。服務經濟的發展,同樣具有階段性。服務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以量的增長為主。一旦成長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進入發展階段,就以質量為主,以質取勝。服務經濟進入成熟階段,主要特徵將是滲透與融合。服務業與工農業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居民生活日益服務化,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可交給服務業去辦理。這時,人類社會將進入服務性社會。
更多服務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