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技術含量有待提高。我國服務業總體技術含量不高,勞動生產率較低,科技對服務業的貢獻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2000年,美國、日本、歐盟的服務業從業人員人均生產率是6萬美元以上,我國僅為2000美元左右。2006年中國統計年鑑顯示:2005年我國服務業人均勞動生產率也只有3.16萬元(約合3856美元)。從物流行業看,2008年,一項針對物流裝備企業高層的調查活動顯示:85%的高層認為我國的物流技術裝備業與歐美相比還處於初級階段,60%的高層認為阻礙中國物流裝備業發展的核心是新技術、新工藝。
二是創新能力有待加強。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制約著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我國所提供的產品和信息服務基本處於產業鏈低端,經濟效益很低,而且我國在服務業領域研發投入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業創新能力的提高。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服務業研發費用比重正逐步擴大,特別是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服務業研發費用比重上升的趨勢更加明顯。2000 年,服務業 R&D 活動在全部企業 R&D 活動中所占的比重,澳大利亞為 39.9%、美國是 34.4%,而我國只有11.9% ,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的 30% 的平均水平。
三是人才短缺問題凸顯。我國雖然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但服務人才的短缺、尤其是結構性短缺一直制約著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在物流行業,熟悉現代物流業務、了解國際慣例、富有操作經驗的高端物流人才奇缺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緩解。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國軟體服務業、服務外包業的快速發展,也使這個問題更加凸顯,在西安、杭州等地已經出現了服務外包人才難以支撐產業快速發展的情況。西安市近幾年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軟體服務外包企業,軟體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以平均每年超過35%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而西安外包服務人才卻不能滿足現階段和今後一個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的需要。調查顯示,今後幾年西安市軟體服務外包人才缺口將達到18萬人左右,其中基礎性操作人才缺口約13.5萬人。
四是融資困難亟待改善。大多數服務企業由於規模小、信用低以及缺乏足夠的抵押品等原因,很難從銀行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貸款。在需要大量資金的現代服務行業如節能服務業,融資困難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難題。在金融危機中,雖然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逆勢上揚的發展勢頭,但融資困難依然是制約其更快發展的首要難題。目前,國內大多數文化創意企業沒有進行過資產評估,國內保險公司也沒有針對性的評估體系,動漫創意等方面的無形資產評估也沒有有效開展,使得文化創意企業常常因為無法提供足值抵押而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在我國一些地方試點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也開展的並不順利,使得文化創意企業很難通過版權等智慧財產權質押獲得貸款。
五是規模品牌有待提升。規模偏小、品牌效應差也是制約著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服務外包領域,企業規模越大、品牌效應越高,越容易獲得訂單。我國大多數服務外包企業雖然發展迅速,但由於規模偏小、品牌效應不大,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難以獲得較大的訂單。日本前五大外包公司占了本國外包業51%以上的份額,印度最大的服務外包企業Infosys擁有員工近4萬人,年營業額達70億美元,而我國目前大型外包企業的規模只有3000~6000人,大多數外包企業為5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與國外服務外包企業在規模和品牌效應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更多服務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