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航空市場規模的擴大,我國航空行業發展迅速。2017年冬春航季21個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維持機場容量標準不變,2018年前三季度行業RPK同比增長13.5%。以下是航空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航空行業目前尚處於行業的成長期,呈四大航寡頭壟斷格局,市場准入門檻較高。從收入構成來看,分為客運和貨運收入,其中客運收入占比較高,是影響航空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相較於美國,我國的民航業集中度較高,壟斷性較強,當行業景氣向上時,航空公司能夠獲得穩定持續的盈利。航空市場分析,隨我國人均消費水平的持續提高,市場現存航空公司將主要受益於行業增長。
2010-2016年,我國民航貨物運輸量呈現「V」型走勢,2012年降至545萬噸;2015年,航空貨運業完成貨郵運輸量668.0萬噸,比上年增長6.2%。國內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474.8萬噸,比上年增長7.3%,其中港澳台航線完成22.0萬噸,比上年下降0.6%;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193.2萬噸,比上年增長3.4%。航空行業現狀分析,2016年,航空貨運業完成貨郵運輸量705.8萬噸,同比增長5.66%。
2017-2018,我國冬春航季計劃日均航班量約14,460班,同比增長5.7%,增速同比下滑3個百分點;計劃航班總量增速同比減少2.9個百分點。由於航班總量被嚴格控制,預計未來增加航班和加班航班的審批會更加嚴格,然而短時間機場擴充產能也不太現實,航空公司只能通過提高航班正常率來緩解供給壓力,也因此當前航班正常率持續走高。在航班時刻增量收緊和航班正常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航空供給端增速會愈加收緊。
從經濟上來看,中國東部城市的經濟水平和消費能力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且基建設施相對完善,航空客運的市場滲透率較高。因此,東部沿海市場目前是全國航空市場的主體,華東、華北和華南三地市場占全國的65%;
從地形區域來看,西部處在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山地多、地形複雜,公路鐵路網不及中東部地區密集。航空市場現狀分析,中長距運輸對航空的需求較大,西部地區相對中部和東北市場更發達。
我國民航機隊規模預計將在未來20年實現翻番。波音預測我國在2038年之前將需要價值1.2萬億美元的7690架新飛機。另外,同期我國民用航空服務市場規模將顯著增長並達到1.5萬億美元,占到全球需求的17%。另外,航空航天市場將被排名前10的國家所主導(這些國家的市場規模2018年為7310億美元,占世界的87%)。
總的來說,我國航空需求隨經濟回暖平穩增長,航空景氣度回升。預計在航班時刻增量收緊和航班正常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航空供給端增速會愈加收緊。以上便是航空市場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