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空行業目前尚處於行業的成長期,呈四大航寡頭壟斷格局,預計人均生產總值與人均乘機次數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性,同時行業供給總量控制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以下是航空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航空業的每一次周期性的拐點都伴隨著政策的變化:1997年的票價折扣政策,2003年的航空併購整合、2013年的准入政策和票價限制的同時放鬆。航空市場分析,從歷史經驗來看,票價的單向放開縱容了價格戰,帶來了價值毀滅,而准入的收緊促進了行業的整合集中,帶來了價值增長。
自「十三五」以來,航空業深入落實供給側改革,加大了對民航市場競爭過度,結構性供給過剩,航班準點率低等問題的關注。航空市場發展現狀分析,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反映了航空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化,預示著航空市場供需關係即將迎來新的拐點。
2018年,夏秋21大協調機場航班量同比+1.3%,增速較17夏秋下滑2.9pts,其中一線機場北京首都與上海浦東機場夏秋航班量出現同比負增長,分別-2.1%、-0.5%,白雲與深圳機場航班量分別同比持平、+0.9%,增速下降3pts、5.1pts,核心機場時刻資源愈發緊張。非核心機場國內航班量增速亦同比下滑:18夏秋一線、二線、非一二線機場航班量同比 增速分別為-0.3%、4.9%、13.9%,增速較17年夏秋分別下降1.4pts、3.4 pts 、2.5 pts。
中國國航客運直銷比例從2014年27%提高到2018年51%,代理手續費占營銷收入的比例從4.2%降低到1.5%;截止2018年底,常旅客會員規模超過5000萬人,貢獻收入占比達到43.7%;改進移動應用平台建設,實現銷售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39.4%;深入研究旅客需求,兩艙收入達到131.1億元,同比提高12.7%;付費選座、預付費行李產品、登機口升艙等附加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2%。
東方航空客運直銷比例從2014年30%提高到2018年51%,代理手續費占營銷收入的比例從3.0%降低到1.5%;截至2018年底,公司「東方萬里行」常旅客會員人數已達到3336萬人。積極推廣會員日、818大促等營銷活動方案,擴大非航積分兌換渠道和產品,提高客戶對公司忠誠度,常旅客會員二次乘機比31.71%。
南方航空客運直銷比例從2014年18%提高到2018年36%,代理手續費占營銷收入的比例從3.1%降低到1.7%。航空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截2018年底,會員規模達3452.3萬人,實現常客收入人民幣361.6億元。
從旅客結構變化來看,我國因私旅客占比逐年上升,行業從高端向大眾消費過度。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消費結構開始變化,商務旅客增長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當經濟增速下滑時,因公航空需求波動明顯;目前由於消費升級推升因私需求占比,因此在經濟增速下滑時航空需求也保持了較高增速,行業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儘管我國航空企業對資本市場的利用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隨著資本市場日漸完善和我國航空企業日漸成熟,兩者的結合會日漸緊密,資本市場一定會為我國航空企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以上便是航空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