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火電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5年我國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5-06-10 17:27:4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的煤炭資源豐富,1990年產煤10.9億噸,其中發電用煤僅占12%。火力發電仍有巨大潛力。。隨著發電機、汽輪機製造技術的完善,輸變電技術的改進,特別是電力系統的出現以及社會電氣化對電能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以後,火力發電進入大發展的時期。

  當環保節能成為中國電力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時,火電行業在「上大壓小」的政策導向下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關閉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國內火電設備的更新換代。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一帶一路戰略逐步展開實施,推動中國不斷深化與周邊各國和區域的戰略合作。 在能源領域,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構想的重要著力點。 對於一帶一路中的能源合作,目前更多傾向於借這一東風,沿線併購海外油氣資源和打通能源運輸通道,獲得安全可靠的油氣來源。

  事實上,僅僅從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理解「一帶一路」的能源合作是有失偏頗的。筆者認為,無論是從國內產能狀況、技術成熟度,還是從合作國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出發,推動火電行業走出去應當是「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重要一環。更多火電行業現狀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火電投資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

  對中國來說,目前火電設備製造存在大幅過剩產能,但是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而言,火電建設的市場需求很大。2014年,中國新增火電裝機僅5000萬千瓦,而火電設備製造產能為1億千瓦,火電設備製造產能過剩非常嚴重。再加上經濟增速趨緩和產業結構調整導致電力需求增速逐步下降,這一問題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愈發突出,因此中國電力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樣需要擴展國際市場。反觀「一帶一路」周邊各國,首先,人均用電量和電力普及率不高,比如巴基斯坦和非洲地區,這些是新增電力需求的重要市場;其次,這些國家現役火電機組老舊,更新換代需要較大,比如,塞爾維亞近三十年沒有新增任何發電機組,現役機組已經接近使用年限,不少OECD國家也存在類似問題。因此,中國火電行業和先進的火電技術在海外市場應該大有可為。

  技術方面,中國火電機組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技術上非常成熟,堪稱國際一流,而且國內企業在相關國際工程上已經有多年的豐富經驗。自上世紀80年代引進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亞臨界燃煤機組技術以來,經過不斷再創新,中國已自主設計製造出60萬千瓦超(超)臨界和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成為近年來火電裝機的主力機型。在海外項目方面,從上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中國就以承包商身份承建海外火電站項目,2014年境外火電項目占到了全年火電簽約總金額的 49.3%,大型燃煤機組已經實現批量出口。目前討論比較多的核電走出去,中國唯一自主三代核電品牌「華龍一號」在國內的首個示範項目才剛剛獲得核准。據說中廣核啟動了「華龍一號」技術英國相關政府部門的預審準備工作,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審查,爭取同步完成廠址前期開發所需的執照申請手續和後續建設運營所需的投資保障條件。因此,中國核電一定會走出去,也需要政府的積極支持。但是,核電參與海外項目比較複雜,真正參與海外市場競爭可能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而火電超臨界機組技術成熟,工期短,競爭力強。因此,火電順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更有競爭力和更切合實際。

  對於合作國而言,目前國際煤價低迷,火電具有很強的經濟競爭力。「一帶一路」建設的西部、南部等周邊地區多為經濟發展程度不高的國家和地區,電價承受能力比較低。根據目前的煤價,加上技術上成熟穩定,一般而言,燃煤火電的發電成本僅略高於水電,相對於其他發電形式顯然有比較明顯的經濟性。特別要注意到,電力供應不足的國家,往往在水泥、鋼鐵、玻璃、鋁加工等高耗能行業的產能也不夠,而且由於中國目前煤炭產能也大幅度過剩,擴展海外煤炭市場也應該是一個解決方案。因此,政府需要支持實現「一帶一路」的整體走出去,通過國家搭台,實現多個產業的橫向聯合,整裝編隊走出去。這時候電價競爭力的優勢就顯得特別明顯,因為如果電價過高,鋼鐵等高耗能的產業在這些國家也難以真正做起來。

  對火電走出去的一個擔憂在於環境排放,即可能會增加目標國的污染排放。其實這源於對火電的固有偏見,一提到與煤炭相關的就是高污染高排放。事實上,通過環保改造,目前國內燃煤機組的污染排放已經接近燃氣機組的排放水平,中國煤炭50%左右用於發電,而中國火電效率接近全球最高水平,甚至超過許多已開發國家的效率水平,所以煤炭污染問題主要來自另一半的煤炭消費。在這些國家新建滿足環保要求的火電項目,對於整體環境而言可能是正面影響。第一,電力利用效率較高,以電能取代其他終端能源消費能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總的能源消費。國際經驗表明,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能源強度能下降4%左右。第二,平均而言,燃煤火電的污染排放效率是中小型鍋爐等散燒煤的7-8倍,以火電替代這些國家的其他低效率用煤,能夠在整體上減少這些國家的污染排放。

  綜上所述,推動中國火電走出去更有競爭力,更切合實際。隨著中國電力需求增速開始放緩,加上環境治理下能源政策的日趨嚴格,國內火電市場的發展空間逐步收窄,這也導致火電設備產能過剩尤為明顯。配合「一帶一路」戰略,通過「走出去」發掘電力發展空間,或許是火電行業新的戰略機遇。國內技術水平和經驗儲備也為推動中國火電走出去提供了保障。對於「一帶一路」周邊國家來說,無論是從現役火電設備更新需求,還是保障經濟全面發展的經濟競爭優勢 ,或者環境收益的角度,都與中國火電存在明顯的互補優勢,這更好地傳達了「一帶一路」本身合作開放的互利共贏理念。

更多火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火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