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是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2019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第一產業用電量615億千瓦時,第二產業用電量38575億千瓦時,以下是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電力供應的逐步寬鬆以及國家對節能降耗的重視,我國開始加大力度調整火力發電行業的結構。火電行業分析指出,2013年開始,我國火力發電量一直處於4萬億千瓦時以上,截止到2019年,我國火力發電量接近5萬億千萬時,達到4979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8%。
火力發電仍然是我國發電的主要方式,2019年我國火力發電量為49795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73.32%;其次是水力發電,2019年水力發電量為11028億千瓦時,占比為16.24%;風力發電、核能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分別占比4.79%、4.33%、1.32%,其中,核電技術發展較快,核電發電量較2018年增加18.66%。
從火電行業發展現狀看,火電的經營環境已經開始逐漸發生變化:一方面由於當前經濟向好、供給受限,火電供需失衡不再繼續惡化,火電的利用小時有望實現止跌;
從火電行業發電量上看,我國火力發電量呈波動增長趨勢,2019年為49795億千瓦時,較2017年增長7.98%。與2012年相比,火力發電量增加11928億千瓦時,年均增長4.67%。
目前,我國火電市場化交易電量占電網銷售電量比重(即銷售電量市場化率)達到31.3%。火電行業發展現狀指出,煤電上網電量平均電價(計劃與市場電量綜合平均電價)為0.3650元/千瓦時,市場交易(含跨區跨省送出交易)平均電價0.3180元/千瓦時。
2019年12月31日,發改委發布《關於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以年度為周期,由發改委統一部署啟動,以省(區、市)為單位組織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依據的電煤價格按照中國電煤價格指數確定。
預計2020年的煤電標杆電價上行幅度有限。假設2019年12月的電煤價格指數維持在11月份的水平(522元/噸),2019年全年的電煤價格水平為380元/噸,僅比2018年平均水平高出17元/噸,因而根據煤電聯動機制,測算標杆電價將基本持平,以上便是火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火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火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