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烯烴及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研討會暨化工新材料專委會一屆三次會議11月17日在廣西欽州舉行。與會專家表示,聚烯烴材料產業當前的發展潛力大。「十三五」期間,聚烯烴生產企業要努力滿足下游製品業持續改進的需求,並以研究適合氣相聚合工藝的聚合催化劑為攻關重點。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指出,與不斷增長的需求相比較,我國聚烯烴材料產品在質量和結構上都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國工程塑料和聚烯烴專用料自給率分別只有52%和39%,大量依靠進口。這些缺口正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聚烯烴材料產業要努力提高自給能力。同時,由於國內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聚烯烴等材料始終處於技術缺乏或落後的局面。因此,「十三五」期間,我國聚烯烴行業要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以創新為動力,推進產品高端化、差異化、功能化發展,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提到,化工行業投資熱點逐漸轉向烯烴及其下游產品和化工新材料領域。目前,我國乙烯、丙烯當量自給率只有50%和69%,化工新材料也有近40%需要進口,高性能材料和高端牌號產品進口依存度更大。隨著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和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聚烯烴等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市場商機無限。
據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趙文明指出,滿足下游製品更輕、更薄、更強的持續改進需求,是高端聚烯烴樹脂產品開發的方向。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合理制定高端聚烯烴產業發展策略,做好大宗通用產品與高端差異化產品的銜接,不能盲目求快、求新。在產品思維方面,要由僅提供產品向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轉變,由滿足市場需求向引領行業消費升級轉變。在競爭策略方面,要由大規模、低成本向合理規模、優化生產能力、價值最大化轉變。企業自身也要從生產企業向下游用戶和生產高度結合、定製化開發產品發展。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機化學所所長葉曉峰表示,我國聚烯烴的氣相聚合工藝目前仍為主流工藝,「十三五」期間,聚烯烴的聚合催化劑研究應以適合氣相聚合工藝為主,爭取在氣相工藝生產高性能樹脂方面取得突破。
更多聚烯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烯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