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增長0.3%。其中穀物產量56455萬噸,比2016年減少83萬噸,減少0.1%。下面進行農作物行業前景分析。
農作物行業分析表示,2017年,我國糧食生產連續14年豐收,國內糧食供需總體平衡有餘,庫存充裕,但不同品種間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不應求交替出現。
玉米市場化改革進入第二年,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糧食去庫存進度超預期,但糧食市場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並存的「三高」現象仍未徹底改變,小麥、稻穀庫存仍處於上升趨勢。
我國糧食批發市場遍布全國,基本可以滿足糧食流通的需要,因此近幾年糧食批發市場的建設項目並不算很多,一年的增加量僅在10家左右,因此,總體數量基本穩定在600家。
由於中國糧食市場法規建設滯後,缺乏國家統一規劃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導致中國糧食批發市場低水平重複建設、盲目和趨同投資建設等現象,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利於糧食統一市場體系的形成。
中國許多糧食批發市場不是按照經濟區域而是按照行政區域布局,層層人為造市場的做法顯然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結果到處是市場,到處都有成交價格,市場機制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輻射範圍十分有限。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產品加工業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包括中小型企業活力增強、企業效益明顯好轉、進出口總額降幅繼續收窄、區域結構加速調整等。這些新特點對於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以及擴大市場規模有積極作用。
未來農產品加工企業將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促進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更加注重資源環境和集約發展,構建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支撐、公共服務、組織管理體系,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預計到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工業總產值將超過30萬億元。以上便是農作物行業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農作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作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