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鮮人參進口數量為31噸,進口金額為107.9萬美元。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如日本、新加坡、我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以下對人參原料行業環境分析。
人參原料行業環境分析,2013年~2014年是人參出口價格漲速最快的時期,2014年~2015年,人參出口均價在100美元/公斤上方(按當時匯率計,合人民幣約600元~700元/公斤)。人參原料行業分析指出,這三年的火熱行情刺激栽培面積增加,其間栽培的人參將在2017年~2019年大量上市,所以近3年,人參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人參為名貴中藥材,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人參及其製品。人參產業涉及到一、二、三產業等諸多領域。人參種質主要為農家類型,包括大馬牙型、二馬牙型、長脖型、圓膀圓蘆型以及黃果型,由於種源混雜,後代性狀分化,產量較低,病害較重,質量較差。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人參原料行業環境。
目前,由於過度的採挖和森林的破壞,野生人參僅少量分布在中國長白山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和朝鮮野生人參基本絕跡。人參原料行業環境分析,種植人參主要分布於中國、韓國、朝鮮、日本、美國、加拿大及俄羅斯。其中,美國和加拿大主要種植西洋參。中國種植人參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河北、山東、雲南等省有少量栽培。
據人參原料行業環境統計,在國際市場,人參和西洋人(以干人參計)的年貿易規模約在6000噸—6500噸,人參與西洋參貿易量基本持平。西洋參市場中,加拿大與美國占有率約為80%,中國約占20%;人參市場中,中國約占80%-90%,韓國、朝鮮、日本共計約占10%-20%。中國人參主要銷售到日本、香港和台灣,占出口總份額的66.4%。2010年,中國人參出口歐盟的主要國家為義大利和德國,出口量約占中國人參出口總份額的18%。出口價格為14030美元∕噸,同比上漲40%;出口量為602噸,同比下降16.7%。
韓國人參產業既重視人參種植又重視產品開發。人參食品、化妝品品種繁多。其中,人參食品就有人參米、人參飲料、人參茶、人參果凍、人參糕點、人參冰點、人參鹹菜、人參含片、鮮人參米片和人參甜味劑等十二大類600多個品種,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人參原料行業環境分析,中國人參主要作為醫藥和保健食品的原料,以生產藥材原料為主,占整個產業的絕大部分份額。人參應用於食品、化妝品和洗滌用品微乎其微。其中,人參新資源食品研究應用剛剛起步。
人參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可以作為食品應用。在我國,民間很早就用人參燉雞、泡酒,作為食品使用,但在整個產業高度,人參只能用於藥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一直沒能通過批覆進入食品領域進行規模化生產。人參原料行業環境分析,因為應用範圍窄,產業鏈條不完整,限制了人參深加工產業發展,也限制了在其他領域的市場開發與運用。
更多人參原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參原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