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的食用菌種包括雙孢蘑菇、金針菇和平菇。中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目前可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 60 多種,以下是食用菌行業投資分析。
我國的食用菌產量已經翻了將近5倍左右。食用菌行業分析指出,現在食用菌的主要銷售渠道以餐飲業為主。並且餐飲業在為了保證飲食健康,對食用菌的安全要求是非常高的。由此也會推動食用菌的種植髮展,來滿足市場對食用菌的需求。
食用菌行業投資分析指出,我國食用菌前五大品種占比超過70%,金針菇工廠化種植走在前列。前五大品種依次為香菇、平菇、黑木耳、雙孢菇與金針菇,年產量均超過或接近300萬噸,前五大品種產量占全部食用菌產量比例超過70%。其中,金針菇由於工廠化技術成熟,已經率先普及工廠化種植。
2020年,香菇產量為1043.12萬噸,占食用菌總產量的27.15%;黑木耳產量為674.03萬噸,占食用菌總產量的17.54%;平菇產量為642.82萬噸,占食用菌總產量的16.73%;雙孢蘑菇產量為307.49萬噸,占食用菌總產量的8.00%;金針菇產量為257.56萬噸,占食用菌總產量的6.70%。
集約化的規模栽培已經占總產量的80%以上。產區由2019年的浙江、福建、廣州、廣西等南方產區逐漸北擴,進入2020年以來,食用菌生產已經遍及全國大江南北,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我國食用菌主要產區集中在福建、山東、浙江、江蘇、河北、河南等地。
截止2020年,國內每人食用菌日均消費量約70克(濕品),與營養學家建議的250克仍有較大差距。可以預計在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趨勢下,我國食用菌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廣闊。
目前,國內多數食用菌試驗研究一般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沒能在生產上推廣應用。食用菌行業投資分析指出,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液體深層發酵的設備投入大、風險高,一般個體生產戶不願投入;接種技術不過關,在接種過程中往往容易產生污染;菌種不易保存,發酵以後必須馬上投入使用等,因而造成了液體菌種生產子實體技術一直未能推廣應用。
綜合來看,食用菌產業已是國內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滬郊的崇明、金山等地區,食用菌生產得到廣泛發展,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在農科專家的指導下逐步成長起來,林下種植雙孢蘑菇、大球蓋菇等符合綠色農業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農業生物圈的有效循環,以上便是食用菌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