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私募股權在中國金融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私募基金在我國的出現晚,但發展迅猛,已經有一個相當大的規模和市場影響力,成為一個明顯的證券市場的重要力量。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現狀。
私募規模爆發式增長,管理人數量趨於平穩。私募基金規模方面,其中同樣以創投及股權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最大,管理規模由增長至2021年7月底的12.59萬億元,超過2015年底的4倍,證券私募基金管理規模份額下降至28.7%,管理規模是2015年的3倍。我國私募基金行業正進入「快車道」。私募基金總規模規模近17萬億元的私募基金正成為我國直接融資體系的重要力量,為新經濟領域提供資本金。
從註冊地來看,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最多的地區,2020年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占比達54.8%。從地域分布情況看,北上深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國內私募管理人的主要集中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上海孵化新銳私募的能力較強,本地私募規模增長迅速,百億私募數量領先全國。上海本身就是金融人才的聚集地,有著最多的基金、資管專業機構,便於私募基金吸納優質人才,當地機構出身的投資經理奔私後也多在上海自立門戶。
公募基金是面向社會大眾募集,投資門檻低,參與人數多,規模大,封閉期短,申贖自由。公募基金監管嚴,透明度高,投資人自主性更強,風險更小。但也因持倉和投資限制,使公募整體投資收益相對有限。對於新手來說,從公募基金起步較好。
而私募基金主要面向符合規定的少數人群,投資門檻一般要100萬以上,單個基金的投資者不能超過200人,規模相對較小;而且封閉期長,申贖不靈活。監管方面,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投資方式等相對寬鬆,像金融衍生品、期權對沖交易之類都可以投資。同時,私募基金的封閉期也會較長,少則6個月,多則數年時間,而且只有在封閉後的規定開放日才能贖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私募股權在中國金融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私募基金在我國的出現晚,但發展迅猛,已經有一個相當大的規模和市場影響力,成為一個明顯的證券市場的重要力量。下面就跟隨筆者來看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現狀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私募基金的發展現狀以及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大致介紹了,如下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