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信託業跨入了『18萬億時代』 新投資機會正湧現

信託業跨入了『18萬億時代』 新投資機會正湧現

2016-01-01 10:08:3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16年既是2007年信託公司重新登記以來的第十個年頭,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首年,是行業發展的又一關鍵時間點,2016年信託行業發展形勢如何?一起來關注一下。

  自2007年信託公司重新登記後,信託行業藉助自身制度優勢以及信託市場需求的釋放,經歷了快速發展周期,行業增長的黃金時代,信託規模屢創新高,預計2016年末在16萬億元左右,約是2006年的46倍,年均增速達到了47%。

  2011年Q1-2016年Q3季度信託資產及同比增速

2011年Q1-2016年Q3季度信託資產及同比增速

  2016年3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經濟穩定態勢持續,發展提質增效,積極因素正在累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我國信託業發展勢頭始終與宏觀經濟運行有著緊密關係,信託業不失時機地抓住宏觀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不斷開拓業務空間,第3季度行業資產規模再現增長勢頭,跨入「18萬億時代」。

  中國信託業協會最新發布第3季度信託公司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18.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3%,環比增長5.09%。與2016年2季度同比增長8.95%相比,3季度信託資產規模增速再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1年Q1-2016年Q3季度經營收入及同比增速

2011年Q1-2016年Q3季度經營收入及同比增速

  在經營業績方面,2016年3季度,信託業實現經營收入234.38億元,同比2015年3季度的278.08億元下降15.71%,減少43.7億元,主要原因是2016年3季度的投資收益僅為56.39億元,比2015年同期投資收益91.98億元減少35.59億元,同比下降38.69%。更多相關信託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信託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2011年Q1-2016年Q3季度經營利潤及同比增速

2011年Q1-2016年Q3季度經營利潤及同比增速

  「在宏觀經濟明顯企穩和市場預期略有好轉的積極影響下,信託業跨入了『18萬億時代』。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則是信託公司緊緊抓住實體經濟部門資金需求的市場機遇。」對此,復旦大學信託研究中心殷醒民教授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3季度末信託業的風險項目個數為606個,規模為1418.96億元,比2季度末1381.23億元增加37.73億元。另外,在中央抑制和防止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資產泡沫風險的大環境下,3季度末,房地產資金信託規模為1.35萬億元,占比8.45%,比2015年3季度末的8.96%減少了0.51個百分點。

  對此,殷醒民教授認為,信託公司開展房地產領域相關信託業務,一方面,需進一步提升合規管理能力,防範被相關合作機構從事違規放貸行為用作籌資渠道或放款通道;另一方面,信託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積極配合房地產「去庫存、補短板」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探索開展併購信託,促進房地產企業兼併重組;探索開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業務(REITs)。

  就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問題,殷醒民建議,信託業要高度關注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速度,新的投資機會正在湧現。比如工業網際網路、機器人、智能製造、航空軍工、高端製造、生物製藥、人工智慧等產業,信託在服務這些行業中都可邁出新的步伐。在教育投資領域,如產業實體、教育消費等都成為集合信託產品的標的,給投資人更豐富的產品選擇。「未來,信託業應努力探索新的轉型方式,轉型創新上要快半拍,深入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改善信託資產管理方式,信託業必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殷醒民表示。

更多信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信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信託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