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是一種有色金屬,被應用於金屬加工、機械、電子等領域,是我國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我國現是世界上鎢產量最多的國家,每年的鎢產品產量占到全球的80%以上,以下是鎢市場前景分析。
鎢主要運用於硬質合金、鋼鐵及合金、化工等領域,其中硬質合金用量占比達到50%左右。鎢行業分析指出,國內硬質合金刀具產量僅占總刀具產量的25%左右,而已開發國家硬質合金刀具消費量占刀具消費量的65%,國內硬質合金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鎢市場前景分析指出,鎢化學元素符號W,是一種銀白色、有光澤,具有體心立方結構的金屬,外形似鋼。鎢熔點3410℃,是自然界熔點最高的金屬之一。它硬度大、密度高、高溫強度好。化學性質穩定,常溫下表面會形成一層鈍態薄膜,不易被酸、鹼和王水浸蝕。目前,全球共發現20多種鎢礦,但具有工業意義的僅兩種——黑鎢礦和白鎢礦。
鎢工業的主要產品有鎢精礦、仲鎢酸銨(APT)、氧化鎢、鎢粉、碳化鎢粉以及鎢材等。鎢製品被廣泛運用於機械製造、鋼鐵工業、航天航空和信息產業等領域,是國民經濟不可替代的基礎資料和戰略資源。鎢是最重要的合金元素,加入鎢的硬質合金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用於製造切削工具、刀具、鑽具和耐磨零部件,被譽為「工業的牙齒」。
2018年,圍繞重點成礦區帶、整裝勘查區、重要礦集區和大型資源基地開展礦產地質調查,完成1∶5萬礦產地質調查11.7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1∶5萬礦產地質調查323.39萬平方千米,占陸域國土面積33.5% ;圈定找礦靶區450處,新發現礦產地60處。西藏山南錯那洞超大型鈹礦,圈定找礦靶區4處,預測資源量鈹15.9萬噸,錫19萬噸,鎢(WO3)27.5萬噸。
預計2019年,全國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00000噸,其中主采指標76150噸,綜合利用指標23850噸。鎢市場前景分析指出,2007年我國鎢精礦產量僅為8萬噸左右,到了2008年我國鎢精礦產量突破10萬噸。到2018年我國鎢精礦產量接近14萬噸。截止到2019年9月我國鎢精礦產量達到了8.22萬噸。
我國每年的鎢產品產量占到全球的80%以上,其中有接近一半的產品以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形式(鎢精礦和APT)出口。1998年國家開始實施出口配額管理,對鎢產品出口進行控制;另外,通過對出口稅費管理-對初級鎢產品加收出口稅費,提高下游產品出口退稅方式,引導產業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延伸。
目前,我國鎢加工業處於產業調整、產品升級、企業重組、資源整合的關鍵時期。但市場需求旺盛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加工產品向高端發展。由於世界鎢資源的稀缺性及其特殊戰略意義,已開發國家紛紛將鎢列為重要的戰略金屬,毋庸置疑,世界對鎢戰略資源的爭奪和精深加工領域的將越來越激烈,以上便是鎢市場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