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車輛報告 >> 新能源客車 >> 2025年新能源客車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北京市對新能源小客車備案重新調整

      為了更好完善北京市推廣和應用新能源小客車和產品的備案工作,北京市對新能源小客車及備案等相關工作進行調整。據有關部門通知,2017年以前在本市完成備案的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需重新核定,原備案信息不再作為享受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單獨號牌配置及市級財政補貼政策的依據。現摘錄全文如下:

  各汽車生產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及本市《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關於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裝〔2016〕377號)、《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2016〕第39號)、《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申報工作的通知》(中機函〔2017〕2號)、《關於調整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相關政策的通知》(京科發〔2017〕25號)等文件有關精神,進一步完善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工作,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促進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保障本市新能源小客車推廣應用工作安全、有序開展,現對本市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備案有關工作進行調整,具體通知如下:

  一、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申報要求

  1、企業應具備較高的技術研發水平,在產品安全、質量及售後服務等方面表現優異。原則上,申請備案的產品應已在本市以外具備一定的推廣規模;

  2、企業應建設誠信體系,主動作出承諾並切實履行,依法依規做好產品一致性、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售後服務等有關工作;

  3、企業應滿足《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售後服務規範》相關要求,做好售後服務工作,保障消費者權益;

  4、企業應建立新能源汽車監測平台,並與本市新能源汽車監測平台對接(公共應用領域車輛接入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與管理平台,私人應用領域車輛接入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質量安全監控平台);

  5、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

  6、企業應具備較強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7、企業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未發生因產品缺陷導致的安全事故,動力電池、電機、整車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的相關產品兩年內未發生因產品缺陷導致的重大安全事故。

  二、申報程序

  (一)對於納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並於2017年以前在本市完成備案的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須補充、完善以下材料:

  1、企業承諾書(見附件);

  2、企業售後服務情況(主要包括企業滿足《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售後服務規範》相關要求的說明材料);

  3、企業銷售新能源小客車產品及動力電池、電機、整車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產品安全事故歷史及處理情況;

  4、企業銷售新能源小客車歷史推廣應用情況;

  5、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案(專家組將重點評審其有效性及可操作性);

  6、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方案(專家組將重點評審其有效性及可操作性);

  7、產品納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的證明材料(原備案細則中「納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證明材料」不再提供)。

  (二)對於未在本市完成備案的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按照國家最新標準和要求及《關於調整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相關政策的通知》(京科發〔2017〕25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並提交上述補充材料。

  三、監督管理

  (一)加大企業售後服務能力檢查力度。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將組織專家對申請備案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售後服務能力進行現場檢查評審,重點檢查售後服務人員技術水平、培訓制度及記錄、現場「三電」維修能力及維修條件等,並在企業完成備案後對售後服務機構進行不定期抽查。

  (二)加強信息公開。對於申請備案的生產企業及產品,公開專家評審結果(包括企業及產品未通過原因)及備案產品信息(不涉及企業商業機密,需企業主動說明);對於已備案企業及產品,將公開產品安全事故情況及企業售後服務檢查結果。

  四、其他

  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2017年以前在本市完成備案的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需重新核定,原備案信息不再作為享受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單獨號牌配置及市級財政補貼政策的依據。

      與此同時,按通知新的標準,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已經開始收新能源小客車的公司和產品備案申報的材料,並對合格企業進行售後檢查。對符合條件的公司和產品,在協會的網上進行專家組評審。對通過的公司和產品,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審核後會同市有關部門對外發布備案信息。

2017年中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2017年我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現狀如何?熟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人都知道,補貼退坡在一定程度上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產生了一定的衝擊,新能源客車市場也如此,在補貼大幅減少之後新能源客車市場也大受打擊。

  新能源客車逐漸替代傳統客車。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數據統計,2015年和2016年兩年,傳統客車銷量降幅累計已經超過30%,而新能源客車生產廠家在最近幾年已經發展到了三十多家,占統計企業的60%。不過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騙補查處加嚴和新的補貼政策出台,客車企業獲得的新能源補貼大幅減少。

  補貼下滑對新能源客車的打擊巨大。在大多數客車企業的營業收入中,補貼都是重要的一部分,另有一部分來自於政府補助。根據幾家上市公司過往的財報可以發現,不少企業如果去除補貼和政府補助,其業績會直線縮水。「靠補貼度日」,是不少上市公司的通病,但是在客車行業中更甚。因此客車行業正在尋求變革,新能源的發展方向仍被長期看好,但是在具體發展方式上有了變化。有變賣家產的,有引入外援的,也有與其他合作夥伴抱團取暖的。

2017年中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2017年實施的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中,新能源客車的補貼額度大幅下滑,中央財政補貼最高上限降低為30萬元,2016年時該額度最高可以達到60萬元。中央補貼直接腰斬,同時地方補貼不能超過中央單車補貼的50%,這對於「靠補貼度日」的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靠補貼度日」的現象在客車行業隨處可見,截至目前大多數客車企業2016年的財報尚未出爐,但通過觀察2015年補貼最盛時期各家客車企業出具的財報會發現,其利潤與補貼「倒掛」現象十分嚴重。

  新能源客車行業布局分析:借力突圍

  面對新形勢,客車企業正在設法突圍,事實上情況已經開始改變。

  曙光股份出售旗下大連黃海100%的股權給威馬汽車,而威馬汽車是一家新建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其購買大連黃海意在發力新能源客車領域。事實上曙光股份早在2016年就曾出售旗下的「常州黃海」給常州高新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然而曙光股份自身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過嘗試,如去年8月實施定增,該定增涉及布局動力電池等新能源全產業鏈領域,但是最終定增失敗使其新能源汽車計劃受挫。隨後曙光股份開始出售資產,最為業內知曉的屬於曙光股份今年1月將其股權轉讓給華泰汽車。而華泰汽車目前新制定了新能源發展大計,計劃在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曙光股份所具備的客車資質是其拓展新能源客車的一個跳板。作為一家老牌客車企業,曙光股份如今通過變賣家產度日,其自身則被其他意欲發展新能源企業所瓜分。

  在重重壓力下藉助外力鞏固自身競爭力的企業不止曙光一家。安凱客車1月23日披露一份定增預案,擬募集5.5億元資金用於中型高檔商務車項目、產品驗證能力提升項目、數位化管理系統能力建設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

  中通客車則與堅瑞沃能的全資子公司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通客車未來將完全按照沃特瑪創新聯盟成員企業的需求生產製造新能源汽車,同時沃特瑪創新聯盟成員企業將與中通客車聯合開發純電動物流車,用於公告申報及投放運營,該項目預計將創收20億元。

  客車企業已經在新能源方面積極突圍,完善產業鏈或者藉助外力走出困境。鑑於比亞迪、南京金龍等新勢力的崛起,客車企業的新能源發展正面臨外部勢力的層層滲透。

  反觀目前新能源汽車中的龍頭企業宇通客車,它之所以能保持領先,與其自身一直使用自主研發的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在產業鏈統籌方面穩步規劃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客車企業今年被重組的案例很多,一些意圖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公司通過對瀕臨倒閉的客車企業收購重組以進入該行業。比如以首家非傳統造車企業身份獲得純電動車生產資質的長江汽車,就是在重組杭州客車廠的基礎上向造車目標邁進,而吉利商用車項目則是收購了此前在四川南充的東風南充汽車公司。

  合縱連橫、抱團取暖,不少客車企業已經意識到,單純依賴補貼的商業模式不會長久,對企業自身的傷害性極大,只有選擇自主研發、苦練內功,或與外部力量合作才有可能避免被收購重組的命運。

  新能源客車2017年或將放量。2017年第一批進入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車型中,包括客車76款,乘用車74款,物流車34款,燃料電池車1款。此次推薦目錄是在提高了電池能量密度、電池占整車質量比重的審查要求,呈現出向具有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集中。在2016年中純電動客車壓抑較大,在市場逐漸走向穩定的時候,預計新能源客車將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放量。

  通過對2017年中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現狀及布局分析認為,新能源客車行業市場整頓仍將持續,相關車企需要未雨綢繆,加大力度進行產品研製和轉型升級。

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2018年,在新能源客車的銷量中,大客車中城市公交占比為93%;中客車中城市公交占比為94%;輕客中城市公交占比為83%。下面進行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在新能源車領域,國內優秀客車企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未來有望藉助全球電動化的進程,進一步擴大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市場。2018年,國內已經歐洲、南美等地區出口了新能源客車,未來新能源客車出口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的支持,近幾年公交車保有量不斷提升。截止到2018年底,公交車保有量為67.3萬台。公交車保有量將達到70萬輛以上,公交車更新周期大約為6~8年,當保有量穩定後,對應每年更新公交車在9~12萬台之間。

  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目前的產業環境和政策環境已具備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條件,加之公共運輸領域急需發展新能源汽車;因此,為「節能減排」而生的新能源汽車更符合民生要求。

  城市公交作為公共運輸的重要窗口,其智能化改造和發展尤為重要。隨著社會對智能交通的理解加深和期待提高,城市公交智能化大有可為,市場容量相當可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會取得,總之,智能化是未來公交客車技術發展的趨勢。

  由於新增的公交車以新能源為主,公交車的保有量中新能源車型占比不斷提升,截止到2018年底,純電動公交占比達到37.8%,比2017年提高11.5個百分點,混合動力公交車占比12.9%,與2017年基本持平。

  每年新銷售的公交車中,新能源的滲透率有望保持在80%以上,隨著補貼逐步減少和補貼標準的提高,新能源公交車的行業集中度有望不斷提高。以上便是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新能源客車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新能源客車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新能源客車精選報告、新能源客車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新能源客車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客車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