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的畜、禽、水產等農產品以及各種糧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下面進行養殖行業市場分析。
養殖行業分析表示,養殖業是利用畜禽等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獺、鵪鶉等野生動物的生理機能,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絲和藥材等畜產品的生產部門。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養殖行業環保問題,特別是2017年起,國家對於養殖行業環境嚴抓嚴管,可以說養殖行業步履艱難,使得養殖規模有所縮小。從生豬養殖的市場規模來看,我國這些年整體進步非常小,年複合增長率大約為3.6%,其中既有進口替代的原因,也有本身規模化養殖水平不高的原因。
隨著環保壓力的日益加大,散戶養殖正在加速退出市場。這樣一來,除了能夠降低市場生豬供給量,還可使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過渡。散戶養殖比例下降的同時,使得行業集中度提高。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消費者對食品包括肉類及肉製品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更加關注產品的質量、口味、營養等。
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大大緩解了食物對陸生農業的壓力,增加了勞動就業機會,擴大了出口創匯,促進了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水產養殖已有淡水池塘養殖、淡水大水面養殖、淺海養殖、海洋灘涂養殖和工廠化養殖等養殖方式,養殖品種也由淡水魚類擴大到包括魚類、甲殼類、貝類、兩棲類、爬行類等近百個品種。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近年來,我國水產品養殖業發展良好,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水產品產量6469萬噸,比上年增長0.4%。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018萬噸,增長2.3%。
中國與美國的行業競爭格局,我們發現中國的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非常的分散,並且行業第一隻占據3.2%的市場份額,而美國則為15%。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中國的生豬養殖的行業集中度是遠遠不夠的。未來行業集中度提升可能是整個行業發展的主要邏輯。以上便是養殖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