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的畜、禽、水產等農產品以及各種糧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下面進行養殖行業政策分析。
養殖行業分析表示,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大量湧進城市務工、生活,致使從事養殖業的農戶數量大幅減少,導致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規模化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豬肉產量5340萬噸,豬肉進口量121.68萬噸,占比2.28%。由此可見,中國進口豬肉相對較少,國內生豬產業基本是自給自足,對外依存度很低。生豬養殖處於飼料養殖產業鏈的一環。飼料養殖產業鏈上游是飼料,飼料企業從油廠或經銷商購買豆粕、玉米、添加劑等攪拌成飼料,為養殖提供必要的食物原料。
生豬養殖相關企業處於飼料產業鏈的中游,具體包括育種企業和養殖企業,養殖企業又細分為自繁自養、外購仔豬養殖、二次育肥。育肥豬達到標準體重後出欄,進入下游加工流通環節,具體細分為屠宰廠屠宰,肉製品加工和肉罐頭加工,並流入超市、菜市場、餐飲行業等分銷場所,最終被消費者食用消費。
2019年10月17日,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9月份以來,隨著促進生豬產能恢復和市場供應政策密集出台,豬肉供給階段性緊張局面有所緩和,預計四季度生豬產能下降局面將得到改善。
《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了生豬養殖的目標:到2022年,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左右,規模養豬場(戶)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8%以上。到2025年,產業素質明顯提升,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規模養豬場(戶)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同時,地方政府的政策也隨之加碼。9月16日,四川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商務廳、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台八條金融措施支持穩定生豬生產,對符合條件的規模豬場和種豬場貸款給予貼息支持,貸款貼息不超過貸款金額的2%,重點支持企業購買飼料和購買母豬、仔豬。以上便是養殖行業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